【鹹魚翻生】逝去鹹魚味如何留得住? 港人首創魚香蜜酒、雞蛋仔
大家能夠說得出多少道有鹹魚的菜式?鹹魚肉餅、鹹魚雞粒炒飯、魚香茄子……還有其他嗎?鹹魚曾是上一代的恩物,可是隨著經濟發展,已逐漸被人遺忘,以至出現斷層:年長一代十分懷念,年輕一代卻感到陌生。這陣見證香港歷史的味道能否永久保存?
兩位港人Kay及Andy舉辦了「設計再生:鹹魚」展覽,為鹹魚重新包裝,以改變市民對鹹魚的看法,例如首創魚香蜜酒、魚香雞蛋仔、鹹魚醬等,有人試完會問「有冇得買?」一句簡單問題,背後意義卻十分重大:鹹魚有機會翻生。
從PMQ元創方五樓踏出電梯,便嗅到一陣淡淡的鹹魚香,循著香味尋去,是一間溫馨整潔的房間,這便是「設計再生:鹹魚」的展覽室。設計師陳韻淇(Kay)及味道圖書館策展人黎建彰(Andy)十分熱情地給記者逐一介紹展品,並娓娓道來一段關於鹹魚的歷史。
Kay說,香港40年代的漁業十分興盛,不少海港、碼頭貿易都相當發達,不少低下階層在港口擔當搬運及苦力的工作,每日流失很多汗水。而鹹魚擁有豐富的鹽、礦物質及鈉,正正能夠補充所流失的營養。而且鹹魚很適合「送飯」,加上當時價格相宜,於是成為當時低下階層的恩物。
當年西環一帶,每日有不少漁獲「出入」,因利成便,西營盤更成為「鹹魚重鎮」,「當時的興盛程度是不用看路牌,一聞到陣鹹魚味已經知道到達西營盤。」不只是每家每戶都會煮鹹魚,甚至有很多人會曬鹹魚,大廈的天台都變成曬鹹魚場,有人更直接在家曬,Kay形容「曬鹹魚的技能就好像呼吸一樣」。
然而,鹹魚終究敵不過時間洪流。80年代,政府開始打擊天台曬場,加上魚獲減少,經濟環境轉變,大廈愈建得高,天台的日曬時間便愈短,最終令鹹魚相關行業漸趨息微。「在西營盤見到的鹹魚檔愈來愈少,以前叫『鹹魚欄』,現在叫『海味街』。不難想像,鹹魚是正在消失。」有鹹魚檔老闆告訴Kay,再過數年,可能再也不能在香港找到鹹魚檔。
我們是否不再需要鹹魚味?Andy直言這種味道絶對需要保留下來,「鹹魚經歷了很多歷史、文化,那陣鹹魚味盛載了很多回憶,如果慢慢被遺忘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我一直覺得,食物最好的調味料不是鹽和糖,而是背後的故事,不是每一樣食物的故事都如此有趣,而鹹魚是一種能夠代表到西營盤,甚至香港的食材。」
那麼如何把它保存下來?Kay認為「大家對鹹魚有一個既定的看法:重口味、低下階層的食材,這個看法會令大家有點避忌。其實有不少人喜歡吃鹹魚,但大家不會大聲告訴其他人『我好鍾意食鹹魚』。」於是他們決定幫鹹魚「翻生」,於本月初在PMQ元創方《deTour2018》中,舉辦「設計再生:鹹魚」展覽,從醃製過程、形態、包裝、烹調方式等角度切入,改變大家對鹹魚的看法。
Andy說:「近幾年,薯片、魚皮、雞蛋仔都有鹹蛋口味,為甚麼其他味不可以?尤其鹹魚的可塑性其實很高。」於是他們研製了不少鹹魚口味的食品,例如魚香蜜酒、魚香雞蛋仔、鹹魚醬;為了方便大家自製鹹魚,又設計了「DIY醃製鹹魚工具箱」;考慮到不少人認為鹹魚未夠禮面,於是設計不同款式的包裝袋,令大家拿著鹹魚時,也可以不失霸氣。
Kay表示,來看展覽的市民呈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年長一代會說『好耐無食』,年輕一代會說『未試過』,同一種食材對兩代人而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一邊是回憶的味道,一邊則是新奇的味道。」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感受,正正為鹹魚帶來一絲「翻生」的機會。Andy說「很多人原本覺得鹹魚只是一舊掛在雜貨鋪角落的貨物,但看到展覽後會覺得『原來可以咁』,甚至有市民會問:『產品會不會賣?』,可說是對我們最直接的支持。」
Kay形容,「鹹魚像一粒種子種在每個人的心田,注入了感情,卻受到壓抑,一說起就會有共鳴。這個展覽就好像一個推動器,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但大家如何受到展覽的啟發才是重點。」鹹魚得以承傳下去,便是他們最大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