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做記者訪問長者製成廣播劇 主辦人:想小朋友從小了解歷史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原來舊時公屋沒有廚房?原來舊時屋邨居民會在中秋節舉行「蠟燭比賽」?這些一點一滴的往事其實反映了香港舊時的生活面貌,但單靠歷史文獻很難完全保存下來,如果上一代人不說,下一代人不問,可能就會被遺忘。
最近,有大學生組織了一班長者和小學生合作,透過口述歷史方式,紀錄1960、70年代石硤尾邨的生活面貌,並製作成廣播劇,她們為的是要將歷史有效傳承下去。

石硤尾舊邨是香港第一代公共房屋,在該處居住過的長者經歷過多個時期的生活面貌,也有着比較強的鄰里網絡。亦因為其H字型的公屋設計,令那時的鄰里關係較現在緊密。例如,在1960、70年代,石硤尾邨街坊會在中秋節舉行「蠟燭比賽」,隔著中間走廊,兩邊的街坊會向挑戰對面的街坊,各自排列出不同蠟燭陣型、圖案,看看哪一邊比較漂亮。又例如,以往公屋沒有廚房設備,家家戶戶要在走廊借用爐頭煮食,當時的小朋友要負責將餸菜從走廊捧到單位內,但小朋友沒有太大力氣,會將餸菜放入膠兜內,再放在地下、慢慢拖回家,稍一不慎,就會把餸菜打翻,當日的晚飯就泡湯了。

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屋邨期後重建,其中一座美荷樓獲保留。﹝「美荷樓生活館」Facebook圖片/高添強先生拍攝﹞

小朋友訪問長者 紀錄舊時歷史

這些新生一代未必聽過的往事,並不是從網上資料或歷史文獻翻查出來,而是由一班小學生透過訪問長者得知。

香港中文大學伍宜孫書院的學生在其畢業必修課程中,須完成一個社創計劃﹝Social Project﹞。今年其中五位來自文化管理、專業會計、 環球經濟與金融及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的四年級學生楊靜瑤、韋慧芝、劉珈余、余寶欣、鍾芯豫,選擇以口述歷史、跨代共融方式,招募了26位小學生,以小記者身份訪問四位曾居住在石硤尾邨的長者,紀錄1960、70年代的生活面貌,兼製作成廣播劇演出。

訪問完不代表計劃終結。長者及小朋友會按訪問的內容,共同創作三套廣播劇,主題圍繞長者在石硤尾邨的童年趣事、艱辛奮鬥歷史及如何慶祝節日。他們即將會在11月18日舉行一場廣播劇公開演出及分享會,呈現成果。屆時小朋友和長者會在布幕後即場講述不同對白、模仿聲效,再現舊日場景與氛圍。

從小啟發 歷史建築唔畀拆  

「喺長者口中聽到好多香港以前嘅故事,但呢啲嘢冇系統保存落來。」其中兩位接受訪問的學生鍾芯豫及楊靜瑤表示,當初選擇以文化歷史作為社創計劃的主題,因為她們留意到,相較環保、扶貧議題,社會上較少人關注保育,「很多人認為不關自己事。」

香港歷史保育問題一直為人詬病,中環皇后碼頭及灣仔同德大押先後被拆,前身是「囍帖街」的利東街經活化後,又被批過分商業化、士紳化;動漫基地(現為茂蘿街7號)又疑因經營不善而結束營業;舊建築拆得就拆,即使舊建築被保存下來,亦會被新發展商改頭換面,建築物背後文化則隨之而消失。她們認為,社區歷史及精神很容易被人遺忘,有感在現行社會下始乎仍未有有效的保育對策。

要將社區生活面貌、人文精神傳承至下一代,她們認為最好方法是連結長者及小朋友,讓更多的小朋友從小有意識、有好奇心了解歷史,才能推動政府加強保育歷史,「當所有人都抱住囍帖街拆咗咪仲好嘅心態時,政府做咩都無可厚非,所以要由最根本、由最細嗰時去啟發佢哋,令寶貴歷史先可以傳承。」

五位大學生希望為社會帶來改變,打算將計劃持續運作下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望長遠持續運作計劃

計劃本身只是一份畢業作品,五位女生卻有着遠景。她們認為計劃有發展空間,希望可以持續運作下去,「唔希望只係一個功課,希望繼續為社會帶來少少的影響。」她們打算申請社創基金,長遠來說,招募更多中大學生及不同小學參加,訪問不同地區的居民,紀錄更多即將被遺忘的歷史。

活動詳情:
「口約緣荷」廣播劇社區放映會
日期:2018年11月18日
時間:15:00-17:30
地點: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美荷樓多用途室
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