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李氏龍舟】扒龍舟承傳家族歷史:等新一代知道水上人點生活
每年的五、六月,大埔三門仔漁排的龍舟基地就會變得人山人海。這裡擺滿龍船,人們拿起木槳,走到沙灘對出的浮板上,準備下船操練龍舟。太陽光折射到海面,粼粼的波光在閃耀,讓人快睜不開雙眼。
大埔「李氏宗親會金門隊」這天下船操練龍舟,在人海中不難找出這隊人,全因他們都穿上寫著李氏宗親會的暗紅色背心。這隊龍舟隊源自大埔李氏宗親會其下的其中一個支派,全部成員都姓李,有姪兒、也有叔公,龍舟傳統由上一輩傳承到現在。領隊李偉文說:「全香港你唔會搵到其他龍舟隊嘅人得一個姓。」
攝影:鄭子峰
漁排生活:扒龍舟只要大聲叫「落船!」
大埔的鶴佬漁民主要有五個姓氏,包括蘇、徐、李、鍾、石,均祖籍惠州。由領隊李偉文帶領的金門隊是李氏旗下一族。李氏鶴佬漁民於1950年代移居香港,在大埔元洲仔定居,現時三門仔漁民新村對開的魚排,是以往五姓鶴佬漁民生活的地方。
水上人普遍認為龍舟有靈性,於端午節扒過龍舟,全年會順風順水,身體健康。李氏家族早於1990年在大埔開展第一場比賽,而在1992至1994年,他們更奪得大埔龍舟公開賽的三連冠,還曾代表香港到馬來西亞及中國各地比賽。李偉文說,他們節節取勝的秘訣,全因水上人體力比一般陸上生活的人優勝。「水上生活的人搵食,平時冇乜活動。以前大力,成績咪比較好,因為我哋出去捉魚,勞力比較多。」
晚上出海捕魚,白天在漁排無所事事,對以前的鶴佬人來說,龍舟是打發時間的最好活動。「以前架船泊喺某房人嘅漁排到,到端午節前一兩個月,天氣熱無乜嘢做,就咁大叫:『落船!』啲人就自自然然落嚟,或者跳落水就咁游過嚟,唔使打電話。」李偉文說。
他今年34歲,小時候曾在漁排生活過一段時間,經歷過閒來無事就與叔伯兄弟一起跳下海扒龍舟的日子。這天他們龍舟練習,昔日生活的漁排就在旁邊,突然興起,就提議一起到漁排找正在漁排聚會的親戚。沒有漁船,但有龍舟,一行十多人就這樣浩浩蕩蕩地乘著龍舟駛去漁排,像舊時閒來就跳下水扒龍舟一樣即興。
水上人重輩分扒龍舟也有長幼之分
現代人視龍舟競技為水上活動,屬娛樂或運動性質。不過對鶴佬人而言,龍舟也有階級之分。他們重視輩分,挑選健兒也要按照輩份來。龍船坐位有限,即使較年輕的來練習,比賽當日都未必有機會下船。「因為長輩輩份大過你,你就要聽我(長輩)講。你幾唔鐘意都好,你都無得出聲。」李偉文說由當年練習龍舟、到安排每人的龍船位置,都要全聽長輩的安排。他還記得小時候要與同輩份的親戚兄弟爭奪下船機會,能下船比賽已是身份象徵。「年紀仲細,龍舟要有經驗同力量,有得參與已經好開心。」憶起當年的龍舟,說起自己有份下船比賽,那種被長輩重視的感覺,李偉文仍喜滋滋的。
練習龍舟長幼有序,為龍舟祈福亦是長輩的事兒。每年大時大節,家中最高輩分的都會到大埔天后宮參拜,為家族求平安,而龍舟比賽也是祈福一環。「我哋出賽前,就會問問媽祖,擲一擲聖杯問吓成績係點,有無咩需要注意,我哋想去報賽事,好唔好,今次呢個比賽贏嘅機會有幾大。」李偉文說,為求心安理得,長輩都會到廟宇拜神,但現時科技進步,新一代都傾向相信數據及科學,現在已甚少再為龍舟祈福。
「李氏宗親會」何以改名「墨魚仔」?
上一輩操練龍舟機會多,加上對健兒挑選有嚴格的要求,比賽幾乎戰無不勝。李偉文憶述:「我哋以前去到好盡,有呀叔試過衝完線暈咗。」現時的龍舟練習,成員們也會「博到盡」,練習後體力透支而嘔吐也是等閒事。「水上人比較團結,一係唔做,去到最尾就會博哂老命。」努力換取成績, 90年代李氏龍舟隊獲獎無數。
不過,近年的龍舟賽事中,漸漸不見李氏宗親會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墨魚仔」的出現,他們都是水上人、都是姓李,莫非李氏內訌?
原來老前輩們都退了下來生兒育女,由後輩接力,而新一輩未完全掌握扒龍舟技巧,因此近年成績大不如前,由穩佔金杯一席位,變成部份賽事無法晉級至金杯組別,所以改名是為了保存李氏宗親會金門隊的名聲。他們一周操練三、四課,加強練習出戰比賽,端午前後的龍舟比賽都會見到墨魚仔身影。「用以前個名,一定要有頭三名,而家連決賽都入唔到,人哋會問點解會咁?」李偉文擔心外人的期望變相成為隊友們的壓力,於是在2014年成立一隊新的「墨魚仔」,是李氏宗親會的原班人馬,由年青一輩李氏叔姪兄弟為骨幹改組而成,「到不久將來,實力足夠後,可以爭1、2、3名時,我哋可能會用返李氏宗親會個名。」
「全香港你唔會搵到其他龍舟得一個姓」
大埔李氏宗親會金門隊源自李氏宗親會的其中一個支派,全隊人都來自同一家族,同一個血脈,歷史源遠流長。據李偉文所說,當年除了李氏外,五姓中的蘇、徐、鍾、石都有專屬龍舟隊參賽,不過現時仍然以家族身分參賽的,只剩下李氏一族。
全靠族人努力維繫,李氏龍舟至今仍將「龍舟血脈」流傳下去。「起碼我哋出去比賽嘅時候,人哋會知道,『嘩,呢班人全部都係親戚』,喺全港搵唔到另外一隊龍舟隊全部都有血緣關係,全部都流著同一個太公嘅血。」李偉文自豪地說。正當其餘數姓的鶴佬漁民龍舟隊都無法維持時,這一隊李氏龍舟仍能維繫30年不變,的確少一點堅持都難以繼續。
三代龍舟「叔叔打鼓、姪仔扒、叔公揸舵」
70年代未,大埔開始發展新市鎮,加上元洲仔部分棚屋被拆,漁民大多被安排搬到三門仔附近的安置區居住。據李偉文說,大部分鶴佬漁民從90年代已由漁排搬至岸上居住,及後安置區大火,政府安置漁民到大埔太和邨、大元邨及富善邨等公屋,現時還在漁排定居的人已經廖廖可數。於千禧年代,仍在水上居住的漁民開始陸續上岸,不再靠捕魚維生。親戚關係因而變得開始疏離,龍舟反而成為維繫感情的途徑。
靠龍舟流傳家族歷史
「近年長輩無咁活躍,後輩多咗機會落船,代與代之間關係可能好咗。」一艘龍船十多個位置,要令龍船跑起來,決不可能一個人成事,必須多人才能參賽,亦是龍舟健兒團結的最大意義。「而家剩返幾個阿叔想玩,但係龍舟冇可能幾個人玩,所以第三代、四代人會坐埋同一隻船。」以往因為輩份原因,第三代的姪兒不能下船,現時卻因為人數不足,增加了三代同船的機會。
「其實比賽勝負對我嚟講唔重要,我想維繫一班人嘅感情,如果唔係龍舟,我哋嘅兄弟情就會淡。藉著龍舟等新一代知道以前歷史,我哋以前扒龍舟係點,點樣喺水上生活,靠我哋憑記憶去同新一代講返,聯想起阿爸、呀爺原來係咁,然後了解李氏宗親會嘅歷史。」李偉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