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衙前圍村設保育公園 傳承圍村「形和神」 料2030開放使用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1日)發表網誌,提到衙前圍村項目是市建局首個涉及考古的重建項目,早前邀請國際專家協助後,已制定保育及住宅發展方案,團隊將貫徹「寓保育於設計」理念,以傳承圍村的「形」和「神」作為項目的保育方針,包括原址保留四個角樓地基等。市建局亦將盡快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發展圖則和保育方案,獲批後預計在明年中開展工程,爭取在2030年完成保育公園工程,並開放予公眾使用。
韋志成今日發表網誌表示,市建局團隊將貫徹「寓保育於設計」理念,以傳承圍村的「形」和「神」作為項目的保育方針,並參照國際文物保育標準,復修地面的歷史建築及遺跡。
市建局指,早前委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育專家盧光裕(Mr. Laurence Loh)及其專家團隊,負責初步研究,藉以提升項目的設計標準,並深化和優化保育措施,以彰顯圍村的歷史文化價值。根據盧光裕建議,項目內將設保育公園,包括保留「三項文物」,即門樓、門樓上方的「慶有餘」牌匾和天后廟,和圍村的中軸線及其兩旁原有結構較為完整的八間村屋,以保留古村的歷史氛圍。
前古諮會委員、曾經參與法定古蹟雷生春以及中環街市活化工作的資深建築師林中偉指出,位處市區的衙前圍村經過時代變遷,角樓和圍牆只剩基座遺跡,結構完好的村屋亦只有數間,單靠實際形態,並不足以詮釋其歷史文化。
市建局因此制定一套「強化版」的保育方案,將保存衙前圍村的五項重要文化價值,提升到設計層面作審視,讓項目的整體設計作出配合,將圍村的五項重要文物價值,充份展現出來,達至「形」「神」兼備。
保育團隊將原址保留和復修村內的「三大文物」建築,即包括門樓、門樓上方的「慶有餘」牌匾和天后廟,讓村民重新使用。此外,團隊亦會復修圍村中軸線兩旁結構較為完整的村屋,並活化作公眾用途,讓他們可以進入屋內,近距離欣賞圍村的建築特色。
團隊亦計劃在距離地面2米下的南北圍牆地基,各選取長約9米、較為完整的部份,重置在保育公園的中軸線附近作展示,以呈現其具體樣貌和構造,讓公眾近距離清楚了解村民在不同年代,如何使用不同的建造方法和物料興建圍牆,以反映歷代建築工程技術的演變、進行保養和受到破壞的情況。
保育公園內亦會設有互動考古園地,透過舉辦與考古工作相關的科普教育活動,將考古知識工作帶進社區。
而發展項目的住宅部份會從地盤四角的界線後移,以擴大保育公園面積,涵蓋圍村的角樓和圍牆地基,讓公眾了解這些遺跡的原址面貌。此外,保育公園將在圍村入口兩旁的圍牆原址,設置一條「詮釋走廊」,利用AR和互動技術,介紹圍村的歷史變遷。
活化後的村屋將用作展示考古期間挖掘到的文物,例如明代和清代的石器、硬幣、瓷磚及陶器碎片以至布料碎塊等,讓公眾更深入了解當時村民的日常生活;日後亦會舉辦多元化活動,包括展覽、導賞團等,讓公眾領略圍村生活。
此外,市建局將在天后宮前方增設小型廣場,作為多用途的活動場地,並預留土地興建一座新的村公所,日後會轉交村民使用及管理,鼓勵村民日後回來聚腳,與公眾重溫圍村故事。有關村民設施將與天后廟等歷史建築和保育公園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寬廣的多元活動空間,讓村民舉辦太平清礁等節慶活動,彰顯圍村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