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井蓋史大揭秘 鼠疫後誕生 「圓清方濁」圖案可辨雨水污水渠
佈滿香港街道但不太起眼的井蓋,在社區中其實擔當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除了為市民提供必需資源如水、電力、燃氣及電訊網絡等,也可窺探到港英時期鼠疫後政府的渠務改革。井蓋覆蓋溝渠,更是各管道不可劃缺連接點,其獨特設計亦開展了「香港製造」生鐵鑄工業發展的歷史。有團體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井蓋展》,向市民解構不同款式的井蓋,揭開它們背後的故事。
攝影:盧翊銘
為期一個月的《井蓋展》由南豐集團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合辦。展覽集中展示中上環區的井蓋,參觀者可近距離觀察一系列香港不同時期及款式的井蓋實物,亦能透過展覽得知香港井蓋鑄造廠及工匠的誕生過程。而主辦單位提供的小冊子,更附送上環區井蓋地圖,鼓勵參加者了解井蓋歷史後,親身尋找它們的蹤影。
井蓋的演變和當年香港的衞生情況息息相關。香港開埠初期,西環、中上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一帶的供水、排放雨水及污水設施並沒有專責部門管理,只能依靠雨水沖走污物。街道上的溝渠亦沒有覆蓋,容易滋生及散播細菌,當時的渠道採用「雨污合流」,即雨水和污水共用同一條排水管道的形式處理,衞生情況堪虞。
鼠疫促使港英政府改革渠道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疫症造成逾2,000人身亡。政府事後才開始為渠務作出全面改革,由舊有的「雨污合流」改為「雨污分流」,而供水及排污管道亦逐步從地上轉移到地底。從此,溝渠有了井蓋覆蓋,亦成為各管道不可劃缺的連接點。
蓋面刻鑄猶如「出世紙」 助工程人員辨認
井蓋蓋面刻鑄了不同代碼,原來是井蓋隨身帶備的「出世紙」,每個井蓋表面均有列明政府部門、合約編號、鑄造廠、重量等資訊,顏色、形狀和符號亦有特定意思,方便工程人員辨認渠管。
「大肚臍」已被拼合式方形井蓋取代
而俗稱「大肚臍」、以生鐵鑄造的方形井蓋,原來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初時「大肚臍」以圓形為主,「大肚臍」旁邊兩個圓形,是方便工程人員打開水制。惟當局因後期發現路面不平,圓形的井蓋也因太重(重達400磅)難以拿起,故後來被以兩個三角形拼合的方形井蓋取代,拼合式的設計能讓渠務人員更易以鐵撬打開井蓋。
1894年後,渠道實行「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條管道的輸送形式處理),只要根據「圓清方濁」的原則,在外觀上便能分辦雨水渠和污水渠──圓圈花紋代表是清水井蓋,正方形圖案則屬於污水井蓋。
此外,井蓋在救火上亦擔當重要崗位。刻有「FH」(即Fire Hydrant)字眼的井蓋,便是屬於消防栓掣的開關,附近通常也會設有普通的水掣及消防栓,供消防員救火之用。普通水掣會長開,確保消防人員能隨時取水救火。
消防栓上的顏色則代表水的種類,紅色為淡水,而黃色則為鹹水。有些較舊的開關井蓋則會刻有「F↑H」的符號,蓋中間的箭頭是俗稱「雞爪嘜」標記,代表此井蓋由政府物料供應處直接採購。至90年代後期,物料便改由承辦商自行採購。
在街上隨處可見俗稱「疏冷」的斜紋通孔井蓋,經常與溢流堰(櫈仔)以及清理去水管道的雜物(咖哩缸)配合使用,前者有助加強去水速度,後者則用作暫存枯葉等垃圾。不過,有些舊式設計井蓋因太重已停用,令部分井蓋已成為歷史。近年,井蓋由生鐵鑄造改為以不鏽鋼製造,本土生鐵鑄工業亦因而逐步消失。
與社區歷史之約 -《井蓋展》
地點:香港中環德輔道中173號Nan Fung Place, 1/F – 2/F
日期: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了解更多:https://www.popticket.hk/event/manhole-covers-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