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三門仔村碼頭成本港郊遊地標 無欄浮台改善方案曝光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2017年發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改善碼頭計劃」,重建多個位置偏遠但具郊遊景觀特色的公共碼頭,當中建於七十年代的三門仔村碼頭獲政府納入第二階段推展計劃中,大埔區議會會議今日(5日)公佈相關文件,提出以浮台平台及無欄杆設計方式進行加建,並爭取明年前動工。
現時碼頭設計有缺陷 船隻低潮難泊岸
據大埔區議會今日提出的三門仔村碼頭改善工程文件中提到,三門仔村碼頭位於大埔區,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位於船灣避風塘內,海面情況較穩定,而碼頭附近亦設有「鹽田仔魚類養殖區」,惟現有碼頭並沒有足夠位置停泊船隻,同時行人登岸梯級和步橋亦非常狹窄。
該碼頭海上交通目前較繁忙,根據現場觀察所見,有超過百艘船隻經過碼頭附近地點。同時,由於三門仔村碼頭為遊客提供了前往地質公園的馬屎洲自然教育徑的途徑,成為本港郊遊熱門地標,前往該區的遊客人數不斷增加。
當局考慮到現有的三門仔村碼頭的設計缺陷,加上碼頭水深不足,船隻於低潮時難以靠泊,有需要為現時碼頭提供優化工程,便利乘客上落船隻。
根據碼頭初步設計圖顯示,土木工程署提議的三門仔村碼頭優化方案,以浮動平台及無欄杆的方式興建,將原碼頭泊岸由斜道伸延至海面,屆時市民可於新興建的浮動平台上消遣。
土木工程署爭取2022年動工
土木工程署指施工期間,承建商會根據初步環境評估進行監察,包括水質監控,以及實施適當的環境影響緩解措施,例如採用低噪音機動設備及隔泥幕,署方亦會定期巡查監察,相關設計及勘探工程將根據《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刊憲諮詢公眾,並爭取在明年展開改善工程。
大埔的三門仔村原位處船灣淡水湖內,60年代初期,政府為了解決水荒問題而興建船灣淡水湖,當時位置正是三門仔舊村,村民因而遷往鹽田仔,成立新村,目前該村是本港其中一個本地遊熱點,亦是大埔區內罕有仍有漁業運作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