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辦建議將三個一級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 舊大埔警署有份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將三個一級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包括西營盤般咸道官立小學、舊大埔警署及沙頭角山咀村協天宮,古物諮詢委員會於下周四(11日)開會時將討論上述建議。

西營盤般咸道官立小學有80年歷史,原址為拔萃男書室,孫中山於1883年11月來港時,曾在該校就讀。1941年原址改建為羅富國師範學院,並於1962年至1971年間用作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舍。

西營盤般咸道官立小學有80年歷史。(古諮會文件圖片)

般咸道官小主樓及前工人宿舍同時興建,主樓樓高三層,另築有地庫,設計受現代流線型風格影響。正立面的中央築有旋轉樓梯及旗桿。兩道約於1975年加建的外置走火樓梯屬較明顯的改動,但沒有對主樓的建築價值造成太大影響。大樓內的意大利批盪、木門、木/鐵窗及其小五金、意大利批盪作飾面的水泥階磚、木地板及旋轉 樓梯等皆為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和物料,且狀況良好。位於主樓前方的花崗石噴泉,亦於1941年建成。至於前工人宿舍,設計平實,與主樓相融。而昔日位於地庫的防空洞,見證了日本入侵的歷史,在現存的歷史建築中亦屬罕有。日佔期間(1941至1945 年),校舍曾被用作日本憲兵總部。自2000年起,現址成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從落成至今仍作教育用途,小學校舍現時被納入為孫中山史蹟徑。般咸道官立小學去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舊大埔警署位於大埔運頭角里,1899年由時任輔政司駱克提議興建,是新界首個警署建築,已有122年歷史。它是新界的警察總部及首座警署建築,亦是英國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典禮的地方,見證了英國殖民地政府管治新界的歷史。該建築的遊廊及百葉窗,均為適應香港潮濕炎熱的氣候而設,是典型殖民時期的建築特色。舊大埔警署採用實用主義建築風格,主樓的壁爐、荷蘭式山牆、楔形拱石及窗臺口粉飾,經修飾的煙囪、鑄鐵製的雨水渠及組件等屬西方建築的裝飾細節。舊大埔警署09年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2015年活化成為「綠匯學苑」,推廣永續生活。

沙頭角協天宮建於1894至1895年間,有126年歷史,主要供奉關帝。(古諮會文件圖片)

而協天宮於2010年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毗鄰為福德學社小學,建於1894至1895年間,有126年歷史,主要供奉關帝。寺廟於20世紀初曾改作福德私塾,而從廟中的重建碑記捐款資料可見,有大批來自新金山(澳洲墨爾本)、檀香山、老金山(美國三藩市)和其他國家的華僑名字,可見當時有不少村民遠赴海外謀生,協天宮見證着19世紀後期沙頭角一帶的經濟發展,甚具歷史價值。1959 年起,山咀公立學校借用協天宮作辦事處及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