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1906年起為九龍半島供水 建築界學者促定法定古蹟
深水埗主教山地下蓄水池有逾百年歷史,因拆卸工程而曝光,引來社會關注,最終政府煞停清拆工程,古諮會將於下月開會討論。
有關注人士今天(28日)公佈民間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價值評估報告,發現配水庫極具歷史價值,是九龍供水設施的起源,更開創了九龍水塘供水的先河,見證九龍半島從泵井邁向水塘供水,改善了九龍供水系統。
他們強調,主教山配水庫推動香港城市化進程,是本港供水史不可或缺的歷史建築,促請古諮會定為法定古蹟。
為大角咀及深水埗提供食水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碩士畢業生楊慧婷指,為解決食水需求,港英政府曾提出「九龍重力自流洪水系統」,例如興建九龍水塘、水管、引水道等,以開拓九龍半島的供水設施,而配水庫正是1902年啟動的「九龍重力自流洪水系統」的工程一部份,配水庫的水管經過旺角、油麻地管道連接,為大角咀及深水埗等區域提供食水。
楊指,直至九龍水塘在1906年啟用,配水庫亦隨之投入運作,直言配水庫標誌著九龍半島正式從泵井供水,邁向水塘供水年代,除了食水更衛生外,亦促成了聘用本地公司的先例。
屬於第一代使用混凝土案例 或使用本地花崗岩
中大建築碩士畢業生林嘉慧指出,主教山配水庫是全港唯一以花崗岩石柱、紅磚圓拱、混凝土桶形拱頂和擋土牆建成配水庫,「呢個組合,彷彿見到香港建築歷史嘅縮影。」
林嘉慧解釋,在鋼筋混凝土普及前,香港建築以磚石為主。不過,配水庫的拱頂和擋土牆採用了混凝土,屬於第一代香港使用混凝土的案例,反映了20世紀初香港建築逐漸由磚石轉為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化進程。
林續指,配水庫很可能使用了本地的花崗岩,由於主教山位於九龍花崗岩區域,故興建配水庫的石柱時,很可能使用了主教山或附近挖出的石;而紅磚設計更反映了香港的殖民地歷史。
本港現存例子不多
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亦表示,配水庫利用混凝土、花崗岩及紅磚建成,屬於當時過渡性時期的做法,坦言本港現存的例子不多,「大館」是其中之一,更加突顯了配水庫在歷史上的獨特性,「去到20年代開始,已經完全被鋼筋混凝土取替。」
他們又指,主教山配水庫是全港尚存五個戰前配水庫之一,主教山是唯一採取圓形佈局,並混合使用三種建築物料,其他配水庫即使會使用紅磚,但甚少使用混凝土或花崗岩,而主教山配水庫亦是九龍半島現存已知第二古老的配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