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餐八級制|明年初公立醫院採五級飲品標準 專家:減少濁親機會

撰文:黃景洪
出版:更新:

本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政府統計處預計65歲及以上長者未來20年將激增近一倍,嗇色園與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合辦「世界吞嚥日」四年前在香港推廣「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IDDSI )完整食物框架」,將食物稀稠度「升呢」細分八級,不再是統一軟爛的「份子料理」,有關標準今年已成功推廣至政府層面,有公立醫院同意明年四月採納其中五級標準,處方合適的飲品稀稠程度,讓長者有啖好食。

港大吞嚥研究所連同亞洲區內其他大學,共同翻譯「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IDDSI )完整食物框架」,希望能在華文地區推廣開去。(IDDSI官方圖表)

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所長陳文琪博士表示,現時各院舍對食物、飲品濃稠度的標準各不相同,「院舍A嘅小杰,同埋院舍B嘅小杰,原來有唔同。」故急需為照顧者以及職員提供統一的標準製作食物,「標準準確,老人家就會更加安全,減少濁親的機會」。而IDDSI作為一個受國際廣泛認可的軟餐標準,陳文琪希望中文化後的版本能在華人地區推而廣之,形成一個共通、準確的軟餐準則,繼而培養一個可持續的「軟餐生態圈」,長遠希望「一入超級市場,就搵到三號餐、四號餐、五號餐,然後擺入微波爐就即刻食到」

↓↓↓睇盡多元化軟餐款式↓↓↓

他續指,有公立醫院言語治療部已同意於明年4月開始,在有吞嚥困難長者的出院紙上,標明病人適合進食的飲品稀稠程度,讓他們在返回院舍及居所後,照顧者能煮有所依,「希望言語治療師首先為有需要人士做評估,評估完就話你聽要食邊一個級別食物同埋飲品」。陳文琪期望,一般的居家照顧者能用唾手可得的食材和工具,就能煮到合適的軟餐,譬如透過控制水的份量、烹調時間,甚至借助攪拌機將食材打爛;而液體方面,加入適量增稠劑即可。在長者進食前,只要再配合叉、匙羹、筷子測試濃稠度,就可以為長者預備好食物。

盼為長者提供多種軟硬度食物

為配合來年四月在院舍推展IDDSI標準,陳文琪博士建議院舍的言語治療師盡快為員工提供訓練,同時為長者進行吞咽能力評估,確認適合他們的濃稠度等級。現時院舍主要為長者提供正餐、碎餐、糊餐三個選擇,但陳文琪認為「有一部分糊餐長者可以『升呢』,唔係一係就碎餐,一係就糊餐,多啲選擇,老友記就會食得開心啲。」

現時院舍主要為長者提供正餐、碎餐、糊餐三個選擇,但陳文琪認為「有一部分糊餐長者可以『升呢』,唔係一係就碎餐,一係就糊餐,多啲選擇,老友記就會食得開心啲。」(資料圖片)

她又鼓勵院舍將濃稠度等級標籤黏在長者床頭,讓職員一眼就可以知道長者不同的需求,亦方便長者按自己的喜好,轉換不同增稠劑的品牌;而院舍亦要定期安排員工檢查食物濃稠度,以確保符合標準的要求,避免長者因進食不恰當而「入錯格」,引起嚴重後遺症。陳文琪同時提醒食物預備者,溫度會影響食物質地,而不同增稠劑的效果亦不盡相同,故在長者進食前「一定要自己做測試」;廚師以及照顧者可透過IDDSI流動測試、餐叉滴漏測試、湯匙傾側測試,來斷定食物符合何種級別的要求,而為配合華人地區的生活習慣,測試亦可以筷子代替餐叉。

就算長者要進食軟餐,都可以有多款選擇,扭轉以往食糊仔的刻板印象。(「世界吞嚥日2020」網絡研討會截圖)

質地分八級 長者有啖好食

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委員會於2016年訂立了一套適用於吞嚥障礙患者的飲食框架,將食物質地及液體濃稠度分為八個等級,而每個等級均以數字、文字描述及顏色作為區別,務求為有不同程度吞嚥困難的長者,提供適合他們吞嚥的食物或飲料。

陳文琪以第六級「軟質及一口量」為例,「吞無問題,得唔好,先要食六號餐」,她形容第六級食物類似食物原貌,口感柔軟細嫩,食物被分成每舊1.5厘米的小塊,同時能被輕易壓爛。假如言語治療師建議長者進食「軟質及一口量」,亦不代表無啖好食,只要稍微調整烹調方法將食材煮淋,清蒸黃花魚、搾菜蒸梅肉、蒸日式餃子都能在長者餐單佔一席位。

推實體食譜照顧長者需求

嗇色園監院李耀輝博士表示,「食得好活得好,咁就開心,咁就會長命」,他提到大部分長者都不懂上網,自己亦是其中一員。為應付一班「科技文盲」的需求,嗇色園早兩年就印刷過實體版的軟餐食譜派發,旨在研究適合中國人、香港人的食譜,並會在未來繼續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的學者在今年9月完成第二版的中文版標準,為華文地區的照顧者、院舍職員、食物製造商訂立統一的食物濃稠度準則,讓他們能為有不同程度吞嚥困難的長者,提供合適質地的食物和飲料。而港大吞嚥研究所亦計畫在2021年初成立「香港IDDSI參照工作小組」,推動在香港實行IDDSI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