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重建】同仁市集清拆在即 兩層逾百舖位僅5戶營業
自觀塘區重建工程展開,小販從物華街臨時市場搬到屬臨時性質同仁市集,由於同仁市集被巴士和小巴站包圍,地理位置較差,生意開始變得冷清。人們只把市集當作其中一個出入口,甚少光顧。原本有兩層逾百個舖位的同仁市集,目前僅有5戶仍然在經營,十室九空。商戶已在市建局安排下陸續搬走,並待永久市集啟用後,搬到新址繼續營業。
有仍然在同仁市集開店的商戶則擔憂新址地理位置同樣不理想,人流不足下,生意繼續難做。當區區議員則希望同仁市集在等待重建時,能作其他用途使用,不要丟空。
市建局回覆查詢時則指,同仁市集屬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中的過渡性措施,在永久小販市場竣工後,有關小販便會遷往永久市集,屆時臨時市集便會清拆,騰出土地配合重建工程。局方又指同仁市集一直由食環署管理,社會人士和團體可就如何使用空置舖位的建議向食環署反映。
記者昨日(4日)約下午3時到同仁市集視察,兩層的市集僅得5間商店仍然營業,大部分為賣小童衣服、校服及內衣店舖。不少空置店舖門前均貼上「此攤位已交吉予市區重建局」字眼。現場所見,人流稀疏,往上層的電梯更已被圍封。
現在尚未搬走、在市集開始就經營至今的校服店店主彭先生表示,已得悉市建局對同仁商戶的安排,「市建局提供了幾個方案給我們,其中一個就是暫時停業,待新地方完工後再搬過去」。他指由於在市集的商戶大多持有小販牌照,故市建局提出在新地方建成前,每個月均會提供資助讓他們維持生計。彭先生慨嘆同仁市集地理位置差劣,生意不好是意料中事,「這個位置疫情前的生意都已經很差,疫情後更加是接近零,所以很多商戶都選擇停業,待新地方建成後再搬」。
商戶憂新址位置不理想 人流欠奉生意無改善
對於市建局安排的新地方(據悉是凱滙巴士總站地下),彭先生則表示,該市集位置本來就人流不多,一天最多也只有三十多人經過,更形容新市集外面被小巴和巴士站包圍,猶如地牢一樣。他曾經與市建局職員商討如何改善相關問題,惟市建局僅告知工程有所局限,並無提供實質回應。彭先生故對搬遷後生意會否改善存疑,認為該處亦不能保障客源,「市建局可以找到一個地方讓你搬,但人流方面就不會理會」。
在二樓賣內衣的李小姐則形容,疫情前市集的生意「還過得去」,現在基本上是零生意。她指着空盪盪的走廊說道:「你都看得見,根本沒人。」她指市建局對同仁市集的商戶已有安排,「大部份留在這裏商戶的都是待新址啟用後,就會搬過去。在未建成前都會堅持在這裏繼續經營」。
觀塘月華區議員梁凱晴指,同仁市集如此多空置舖位,是因為商戶稍後將搬到第二個地方,現址則會重建。她表示,今年6月底,市建局曾與商戶溝通將會怎樣安置他們。現時已有九成商戶決定搬遷,僅有數戶仍在考慮中。現時預計新地方將會在2021年第一季啟用,在新地方啟用前,食環署會和商戶進行抽籤。對於日後現址或會被空置,她希望市建局能在重建前善用該地。由於該地段為政府土地,她建議把現有舖位重新分間,間出較大的空間,供中小企商戶以較廉價的租金租用。
市建局:臨時市集將會清拆
市建局回覆查詢指,同仁市集是市建局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內約120檔持牌固定攤檔小販所興建,作為他們遷往重建後的永久觀塘小販市集前,能夠繼續經營的過渡性措施。當永久小販市場於2020年底竣工,並於2021年初交予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後,有關小販便會遷往永久市集,屆時臨時市集便會清拆,騰出土地配合重建工程。
九成持牌小販已收取特惠津貼
去年下半年開始,因應社會事件及整體市道轉差,連帶臨時市集的營運環境亦面對困難。為了紓緩小販們在財政上的壓力,市建局於2019年12月向「同仁市集」內的117位小販持牌人提出了一套一次性特別搬遷方案,向合資格的小販發放一筆特惠津貼,超過九成持牌人選擇了特別搬遷方案下的「榮休」或「暫時休業」的方案,他們已收取特惠津貼,並已休業及交還舖位,而「暫時休業」下的小販將會在新永久市集啟用後復業。絕大多數小販對這套特別方案表示非常滿意,尤其今年面對嚴竣疫情的時候,這筆特惠津貼可以幫助到小販渡過難關。
市建局又指,同仁市集一直由食環署管理,當小販交還舖位後,有關舖位仍須按照食環署的相關指引及規定來使用。社會人士和團體就如何使用空置舖位的建議,可向食環署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