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大災難】水口、汀角等沙白近絶跡 環團倡摸蜆太細隻應放生
位於大嶼山的塘福和石壁之間的水口,近年成為市民摸蜆「聖地」,前來挖蜆的遊客愈來愈多,當地生態恐受威脅。有環保團體自去年起在水口對蜆類進行生態調查,發現其中一種蜆類「沙白」在三十年間大量消失,亦有市民指,另一掘蜆熱點的大埔汀角近十年間已不覺「沙白」蹤影。
環保團體打算,於今個夏天向市民派發蜆類保育尺,供市民量度蜆類尺寸,鼓勵放生未及蜆類保育尺標準的蜆隻,讓生態環境得以保護。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去年9月起開展「環保基金--發掘水口」計劃,他們向公眾招募生態調查義工,每月定期協助調查水口的蜆隻數量及大小,收集水口泥灘的生態數據。直至目前為止,從生態調查結果中發現,水口有大約十至二十種蜆類,當中又以文蛤(沙白)、簾蛤(三角蜆)、青蛤(紅口蜆)、加夫蛤及綴錦蛤(菲律賓蛤仔)最為常見。項目主任彭莉恩指,80年代曾有學者在水口做研究,指當時的蜆類以沙白為主,惟相隔數十年後,水口沙白數目大蝠減少,現在水口的主要蜆類以簾蛤為主。
香港首個蜆類生態調查
彭莉恩解釋,由於過去從未有人在水口進行完整的蜆類生態調查,期望是次調查能為水口的蜆類數據庫建立基礎,「現在的調查就是為自然環境影一張『snapshot』,紀錄下現時的健康狀況,方便日後再做調查時候比對,了解日後環境的變化。」項目歸納出亞洲常見的蜆類品種、建議採集尺寸及生理成熟期,再與學者﹑水口當地居民共同製作出香港首套掘蜆守則及蜆類保育尺,在水口當地四間士多向遊客派發工具,協助他們在掘蜆時量度水口蜆類體形。
彭莉恩鼓勵市民在採蜆時,如遇上比保育尺小的蜆類就應放生,如不建議取走身長少於4厘米的「沙白」等,「市民好多時會去海岸邊進行休閒活動,但如何親親大自然的同時,又不會對環境造成大影響,這是需要學習的課題。」
彭莉恩又補充,蜆類與貝類同為濾食性動物(以過濾方式攝食水中浮游生物的動物),在海中負責吸食懸浮物,能夠保持水質清徹,同時避免造成海中過多營養,減少紅潮出現。
挖蜆犯法嗎?
水口雖然早年於「南大嶼海岸分區計劃大綱圖」被劃為海岸保護區,但規劃署只規管在該處破壞環境的行為,如發展或改變土地用途,加上保護區範圍並不覆蓋水口灣潮間帶,換言之,掘蜆活動現時不受任何法例限制。目前香港政府對許多掘蜆熱點並沒有規管,但放眼美國華盛頓州,當地法律規定,掘蜆者需要先向政府購買由14至17美元不等採集蜆類許可證,在開放海灘挖掘,每天亦只能挖掘一定數量的蜆類,以規管當地的挖蜆活動。
當地原居民:石蠔區亂成一團
三家姐是大嶼山原居民,她在水口村營運士多「花園屋茶座」多年,是與WWF合作派發保育尺的士多之一。她表示,掘蜆潮自2011年興起,她於是趁勢在士多出租掘蜆工具,如沙鏟及桶等,方便遊客使用,「過去我都會忠告遊客,太小的蜆不要拿走,教他們放生某些蜆,多數人會聽意見,但始終有人會不捨得丟棄。」
三家姐稱,祖先一輩在水口村居住近300年,她一家也是生於水口,取於水口,兒時經常赤腳與家人走出水口灘取蜆類、蠔類食用,惟近年這幅光景卻出現了變化,「以前行出沙灘有石蠔區,依家懷疑多人來玩,嫌棄石蠔區會割損人,把石蠔搬得東一個西一個,周圍都散開了,以前不穿鞋都可以行,因為見到石蠔會避得開,現在卻亂成一團。」
數十年前大埔汀角 沙白近手掌般大
除了水口,香港還有多處市民掘蜆熱點,如馬鞍山星沙灣、東涌灣等地。其中大埔的汀角也是不少市民愛到的掘蜆之地。記者在平日到現場觀察,發現中午時段已有近三十名市民在掘蜆。劉生一家為了體驗一年一度的掘蜆活動,這天特地從元朗開車過來。他說自小時候起,掘蜆已是每年的活動,「小時候由叔叔帶我們來玩,游游龍舟水,現在就由我帶我女兒老婆來玩。」
汀角近年成為大批市民湧入的掘蜆聖地,劉生也見證了汀角的變化,「十多年前隨手拈來就是一個大沙白,有一隻手掌般大,現在找遍全個汀角也沒有一個。」他對於有環保機構推出保育尺表示歡迎,「我們掘到小的蜆都會放生,不然對生態會造成好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