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KOL】鴨脷洲變形記 街坊見證遊客入侵 Prada開在街市旁
四個鴨脷洲街坊告訴你,落區不一定為了選舉。兩男兩女開設Facebook專頁「鴨脷洲變形記」,記錄南港島線通車為鴨脷洲帶來的影響,分享當區大小見聞,就算是「飛蟻橫行」還是地鐵壞車,他們都一一為街坊報料。他們沒有收過分毫,也不打算參選或助選,目的只為記錄社區點滴,增強社區的互動,「社區生活其實不只得選票!」
鴨脷洲變形記發起人阿輝於十年前搬進鴨脷洲,那時候南港島線即將動工。作為鴨脷洲新丁,阿輝預視到地鐵會為該區帶來很多改變,於是和太太Fanny、老友Joey和Alan四人開了鴨脷洲變形記專頁,希望在變幻來臨之前,記下這裡的人和事。
地鐵通車 人潮進駐鴨脷洲
2016年尾,南港島線終要通車,鴨脷洲的確開始變了,首先變的就是解決了出市區的難題。在南區長大的Joey直言,以前鴨脷洲的交通非常貧乏,難以衝出市區。「(以前的交通)不是難一點,是好難!這裡出銅鑼灣可能要一個幾鐘,但現在搭地鐵可能四個字左右。試下九個字都出不了香港仔隧道,然後你又體驗過香港飛台北都是個半鐘的時候……你不會想離開這裡。」
然而,方便的代價,卻是一眾遊客湧入,阿輝說,鴨脷洲改變是慢慢進行的,「鴨脷洲大街有餐廳做(旅行)團餐,中午時就會有街坊嘈,因為條路很窄,泊了旅遊巴就不用行。50人的團餐,就算有10人在門口抽煙已經很煩。」
人潮沖不散南區街坊情
鴨脷洲有感覺是老香港的味道,舊樓林立於大街兩旁,織布店、街頭小食店和帆布用品店等小店立於街頭。街坊們隨便的打扮,落街隨處碰見相熟的老友,這個社區是家的延續。「所謂宜居的社區,就是有家的延續的感覺,不是大灣區那種。可以好輕便地出街,之前住過奧海城,那裡好像有社會的規範,穿人字拖去商場,好像和環境不太合襯。」Joey說。
當土瓜灣人在擔心沙中線為當區帶來外來人,特別是遊客,而四位版主作為過來人,見證南港島線開通,直言幸好鴨脷洲有強大的社區連繫,街坊之間的感情難被外人衝散,到今天還保留昔日鴨脷洲的味道。「南區或鴨脷洲有很多都是是三、四代的大家庭住在這裡。土瓜灣好可能很多人是後來搬進去,社會的資本好少,一沖就會散。鴨脷洲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較好。」不過他們也擔心日後會有變遷,「或者我們已經是水尾,現在還夠『南』。」阿輝說。
商業化下衍生的騎呢配搭
地鐵不但帶旺了鴨脷洲的人流,也吸引不少集團進駐。「多了一幢叫倚南的高樓,以前大街好少樓會這麼高。看起來很高級,但下面是街市,感覺十分奇怪……」Alan直言,南港島線為當區帶來的變化中,最明顯就是多了高樓大廈和名牌商店。然而這些名牌商店開在平民社區,難免格格不入,談到鴨脷洲的「景點」,他們就異口同聲的說名牌店Prada。「Prada開在街市旁,基本上都沒有人幫襯。會入去,但不會常去,有時可能是涼冷氣和等人。這裡有太多秘景,成件事好全球化……」
決不選舉 「生活不只得選票」
每一區都有獨特的地方,他們在鴨脷洲留下了回憶和生活痕跡,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開了這個專頁,寫下鴨脷洲之日常,與街坊分享,「例如搭地鐵見到什麼就影下來,去行山又影下來,地鐵壞車通知街坊。」Fanny說,鴨脷洲變形記就是如此簡單,「即使其他專頁有自己的目的,去參選或推動議題,也沒有甚麼問題,但我們就不會參選。」她又說,即使自己有政治立場,也不會利用專頁助選,這是基於對街坊們的尊重。
阿輝坦言,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政黨和商業機構接觸過他們,搞專頁之餘,他們更參與撰寫一份社區報,不時要到街上派報紙,他們彷彿不斷付出,但沒有任何好處。「最接近的一次,是以前有戲院開幕,問過我們要不要優惠,但最後都沒有成事,之外的就沒有了。」阿輝說,即使不為選舉亦無得益,他們仍然覺得十分享受,「開心㗎!社區生活也好,自己的生活也好,其實不是只得選票。有婆婆跌親關不關心,海旁發展關不關心,不是選舉那一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