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樓拆骨】市建局「改建」嘉咸街唐樓只保立面 團體:同拆一樣
嘉咸街罕有三連棟戰前唐樓傳出被「拆」消息,近百年歷史建築恐體無完膚!這三棟戰前唐樓附近正進行工程,而唐樓最近被市建局圍封起疑似「拆樓棚」。市建局回覆稱,是按原定計劃為保育改建工程作準備,計劃只保留唐樓的「立面」。根據市建局網頁的模型,有關舊樓只會拆剩一面,工程完成後,彷如「自製」澳門大三巴。中西區關注組批評,有關做法「跟拆卸無分別,只是剩下一個裝飾」,強調有關建築群的歷史價值非常高,早前已向古蹟辦申請評級,要求市建局和政府重新審視計劃,完整保留整棟建築。
攝影:郭倩雯
政府早年進行「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項目」,牽涉的建築物當中有四幢是戰前舊樓,分別為嘉咸街26A至C號三幢,以及永和號雜貨店舊址。據了解,市建局早前已於中環嘉咸街26A至C號的三連棟戰前唐樓附近施工。
不過,中西區關注組近日發現,該三連棟戰前唐樓被發展商/市建局圍了拆樓棚,恐這列歷史建築將會被拆卸。記者今午到場視察,該三連棟戰前唐樓後方已被搭棚和圍起綠色帳幕,只留下門面未被圍封,而工地附近有市建局告示稱,有關工地範圍於1月26日封閉。有樓下的小販稱,未收到唐樓清拆消息,又指樓宇清拆「迫令收檔都沒辦法」。
市建局:須根據合約精神 落實工程
市建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否認是將涉事唐樓拆卸。局方指,現時H18項目的地盤已交付合作發展商施工,目前按工程預計時間表,先完成圍街板工程以保護該三幢建築,繼而按核准工程圖則的要求,以準備「保育改建工程」。有關工程會保留現有唐樓面向嘉咸街的立面,而後方的建築會被改建。
局方補充,涉事唐樓一直並沒有被列為歷史評級建築物。在制定保育方案時,曾委聘結構工程師研究,當時發現有關樓宇狀況非常欠佳,內部部份樓面更已完全消失,並需要臨時鐵架支撐,而餘下部份木造樓層亦已殘破及不完整。結構工程師已定期監測樓宇狀況,確保樓宇沒有即時危險。保育顧問認為,應保育有關建築連陽臺的立面設計,同時結構工程師認為保留原有立面時需要新的結構配合,以符合建築物條例的結構及其他相關標準要求。
局方強調,就保育方案已諮詢中西區區議會、市建局中西區分區諮詢委員會及其他地區不同持份者。事後就項目的發展建築圖則連同26號A-C建築的保育工程圖則提交屋宇署,經諮詢古物古蹟辦事處等多個相關部門後,獲得核准。市建局亦須根據合約精神,按照項目的合作發展協議落實工程。若古蹟辦希望進一步了解項目的保育方案及作出跟進,局方會積極溝通。
中西區關注組:失去原來獨有天井建築特色
不過,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批評,有關做法「跟拆卸無分別,只是剩下一個裝飾」。她指政府過去一直未為這三連楝戰前唐樓評級「已屬失當」,民間團體一直反對市建局只肯保建築的「門面」,失去原來獨有天井建築特色,「有前無後已破壞了整棟建築,失去保育意義。政府要有社會責任承擔本港的歷史保育」。為此,她早於三月底向古蹟辦申請為建築評級,對方亦稱正進行評級研究,故她認為市建局絕對不應在此時進行任何拆卸,「永和號最近成功經古蹟辦評級後,由只保門面改為保全棟,這三連棟亦應把握這保育機會。」她又透露,正計劃向發展局發出「緊急信件」,要求保存整棟建築。記者正就事件向古蹟辦了解。
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一再強調,建於1920年代初的涉事三連楝戰前唐樓「十分罕有」,見證香港建築法和建築設計的變遷,如能獲保育,與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 (H18)內的其他不同年代的唐樓遺跡互相輝映,有助市民認識中環的城市發展,「有必要完整保育」。張朝敦續解釋,這是在建築物條例立法後,在1856年至1889年,香港誕生第一代建築法唐樓,這類的唐樓是背靠側牆,無後巷,非常密集,屋內由頂至底以青磚構造,而「永和號」則僅存最具代表的第一代唐樓。
而第二代建築(1889至1903年),開始逐漸發展有「天井」。直至第三代的建築(1903年至1935年),唐樓開始有後巷、隨建築物高度發展的天井,當中代表建築物為「藍屋」和「黃屋」,不過以嘉咸街三連楝戰前唐樓群更為罕見,當中附設少有的「金字頂」,見證天台轉型過程。至於1935年後的建築物開始由木屋轉為混凝土,亦可使用天台,而多個「藍屋」的建築則橫跨兩代,分別有木屋和混凝土構建而成的唐樓。
市建局的「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 於 2007年7月正式啟動,涉及範圍包括卑利街、嘉咸街、結志街、威靈頓街、閣麟街、吉士笠街、士他花利街和乾秀里,達逾5萬平方呎,受影響樓宇有37幢,項目預計在2021/2022年竣工落成。約兩年前,市建局將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分開A、B及C,共3個地盤;A及B為住宅項目,分別已由長實及信置投得。至於地盤C位於嘉咸街、結志街和閣麟街,地盤面積約2,685平方米,預計可提供40,275平方米樓面面積,作辦公室、酒店及零售用途,樓宇活化後將會繼續延續嘉咸街市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