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婚禮】52對60歲老夫老妻穿婚紗再許婚盟 「未交換過戒指」

撰文:黃桂桂
出版:更新:

「你是否願意娶(嫁)她(他)為妻(夫),尊重、愛護她(他),不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順境逆境,你都願意照顧她(他)直到永遠,你願意嗎?」52對結婚超過30年的老夫老妻,站在教堂內,甜蜜而響亮地喚道:「我願意!」然後是一陣止不住的害羞笑聲。
其中一對結婚63年的公公婆婆說:「以前結婚沒有戒指,未試過交換戒指。」在那個生活比個人重要的時代,婚禮都是簡簡單單的,未必有山盟海誓,他們卻能互相扶持走過幾十個年頭,老公含蓄說:「多謝太太。」
攝影:張浩維

百人婚盟 許下愛的宣言

路德會於4月28日假淺水灣萬邦堂舉行「百人婚盟紀念典禮」。52對超過60歲、結婚逾30年、從未穿過婚紗禮服的長者夫婦,在親友的見證下,再次許下愛的宣言。有婆婆坐著輪椅,由先生推着進入教堂;有公公撐着拐杖,老婆則跟隨他的腳步徐徐向前走;亦有公公婆婆恩愛地手挽手步入教堂。他們在典禮上宣讀婚盟,並交換結婚戒指。

結婚沒有戒指、婚紗

「以前結婚沒有戒指,所以未試過交換戒指。」今年83歲的張婆婆說,她與93歲的丈夫葉伯伯結婚63年,育有三子兩女,右手上的一隻鑽石戒指卻非丈夫所送,「是子女在我們六十鑽婚時送的。」除了沒有戒指,他們結婚時也沒有婚紗、裙褂,有的只是一紙薄薄的結婚證書、一件大襟衫及三書六禮,連婚宴也只在祠堂舉行,婚禮如此簡單,張婆婆卻知足地說:「一點也不可惜,當時個個都這麼簡單。」

萬元留位費 靠吃萫薯省下來

婚後二人吃了不少苦,張婆婆說:「以前沒有免費教育,每名子女需繳15元學費,但我們一個月靠賣時裝、做運輸才掙得幾十元,很難捱。」她形容最艱苦的日子是子女上大學時,要繳交一萬元的留位費,他們只好省吃儉用,「儘量慳,當時只吃薯仔、番薯、麵豉和水蛋,又要更勤力工作,才夠錢供他們讀大學。」

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現在已是賺了。
張婆婆

「死後一切都是儀式」

滿頭銀髮的張婆婆及葉伯伯二人一同居住,將來的路如何走?如何看最近一名68歲長者在老婆逝世後,伴屍一個月的事件?「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現在已是賺了。」張婆婆豁然地說,她認為人去世後的一切都是儀式,重要的是生前要表達多些。但當問到他們會否親吻表達愛意時,他們卻馬上擺手說:「我哋好少錫咀。」一起相伴到老,大概已是最大的愛意。

張婆婆認為人去世後的一切都是儀式,重要的是生前要表達多些。
就像最近發生的伴屍一月案件,這是一個悲劇,但我們必須相信,他們最後這段歲月是相愛的。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余舜娥

生活比個人重要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余舜娥表示,長者們所生活的年代,是一個生活比個人重要的時代,「為了照顧家庭,他們需要把自己放得很低,因此很少表達自己對配偶的愛意。」她舉例,舉辦這次活動時,叫長者們拖手,有人會尷尬;影相叫他們接吻,有人堅決拒絕。不表達是否代表不愛?余舜娥認為不是。「就像最近發生的伴屍一月案件,這是一個悲劇,但我們必須相信,他們最後這段歲月是相愛的。」

要學會互相欣賞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長者,逾5萬人離婚或分居。余舜娥認為長者多不擅於表達感情,應嘗試對配偶說「多謝」、「對不起」、「不要緊」,這三句看似簡單的句子,對很多長者而言卻十分難以啟齒。「能夠互相欣賞,才能真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