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勝地】招牌不是僭建物 港產建築師回收舊招牌再重生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霓虹燈街招是本港獨特的街景,惟九年前開始,政府因應「小型工程監管制度」陸續把大型招牌拆下,一代繁榮的見證者自此慢慢消失。本地建築師馮達煒(Ken)及麥憬淮(Kevin)卻逆其道而行,把人們決意掉棄的招牌,遂個抬回辦公室、自己家中,今年更把它們放進室內作展,並為招牌加上冷光管,供人們進場欣賞,賦予招牌第二生命。

見證拆當鋪招牌  二人合力抬回辦公室

馮達煒(Ken)與麥憬淮(Kevin)在同一所建築公司擔任建築師,約三年前的一次午飯時間,他們一同走上在中環的辦公室附近,忽然抬頭,發現在建築物外牆搭上了棚架,他們好奇走上前詢問,得知地面一間當鋪的霓虹招牌須拆卸,他倆二話不說,立馬決定要回收招牌,「我們看到那個招牌,也沒有想過為何要收回來,只是單純地想,這麼重要的文物,為什麼要掉棄?」結果兩人把一塊「押」字的大型招牌,合力抬上15分鐘返回辦公室。

Ken及Kelvin每當看見街上建築物外牆搭建棚架,就會主動上前詢問招牌去向,並向店主解釋招牌的價值,鼓勵商戶保留招牌重用,或者翻新變成店內擺設。(受訪者提供)

自2010年起,屋宇署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任何招牌未經屋宇署批准及同意,或根據規定而豎設,均定義為僭建物,政府定期設定清拆目標,向有關商戶發出清拆令,要求拆除不符安全規定或有潛在危險的招牌。

建築師:招牌不一定會墮樓傷人

經此一役,Ken及Kelvin漸漸意識到香港的招牌,正在面臨一場清拆危機。後來他們索性成立藝術團體「街招」,透過舉辦不同活動及與招牌設計師對談,又在網上成立社交媒體專頁,讓人知道招牌不止是「廣告」般簡單。Ken說:「很多時大眾對招牌的印象都是負面的,想起招牌就會想到招牌墮樓傷人,但招牌不一定是危險、違規的僭建物,也不一定是垃圾,其實招牌都可以是文化遺產。」

每當Ken及Kelvin看見街上建築物外牆搭建棚架,就會主動上前詢問招牌去向,並向店主解釋招牌的價值,鼓勵商戶保留招牌重用,或者翻新變成店內擺設,傳承招牌的歷史文化意義;但若商戶決意掉棄招牌,他們就會召來客貨車,將它們運到辦公室或家中。結果在一年間,他們收集到五至六塊招牌,並於今次展覽中展出,向公眾呈現街道招牌的不同面貌,「展覽原意是想輕鬆地談建築議題,讓人知道原來舊招牌可以這麼漂亮。」

自2010年起,屋宇署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任何招牌未經屋宇署批准及同意,或根據規定而豎設,均定義為僭建物。(黃凍俊攝/資料圖片)
「香港的招牌有別於世界各地的招牌,它十分獨特,並不是由上而下,不是說發展商要擺幾個招牌出來賣廣告,而是由個別商戶,將招牌擺放出街道上,形成特別城市景觀。」
Ken
本地建築師馮達煒(Ken)及麥憬淮(Kevin)逆其道而行,把人們決意掉棄的招牌,遂個抬回辦公室、自己家中。(陳嘉元攝/資料圖片)

招牌=僭建物? 其實是人性化設計

他們兩人同為建築師,建築師是負責設計建築物平面圖的專業人士,而被視為僭建物的招牌,本應與建築師無關,甚至有衝突,但在訪問中,他們都不約而同提到,建築師須考慮人性化的設計,招牌就是其中一種。Ken認為,招牌亦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文化,「香港的招牌有別於世界各地的招牌,它十分獨特,並不是由上而下,不是說發展商要擺幾個招牌出來賣廣告,而是由個別商戶,將招牌擺放出街道上,形成特別城市景觀。」

展覽除了展出當鋪的招牌,還包括夜總會、桑拿及地庫不同店鋪,驟眼看來,霓虹燈招牌文化其實與香港的夜生活息息相關。「有好多商舖招牌不一定用霓虹燈,因為有些行業未必需要有燈,例如深水埗區的五金行很早就關門,招牌用膠片就足夠,而使用霓虹燈的商舖,可能與其需在晚上營業有關,例如夜總會。」Kevin道。

「以前街上好多霓虹燈招牌,是年長一輩對街道的回憶,而年輕一代可能沒有太深刻印象,要找路大概會用Google Map,走在街上也不會看招牌。」Kevin說,是次展覽中,他們將收集來的招牌密密麻麻的掛在一個約100呎的空間,故意營造出昔時香港街道的感覺,「香港的街道密集程度局限了建築設計,市民對街道的記憶亦模糊,他們未必記得建築物的模樣,反而可能記得招牌、舖面設計。」五光十色的「僭建物」成了地標,比建築物本身更加閃閃發光,Kevin續說:「建築師不一定着重我們能設計的建築物,亦要看有什麼是城市內標誌性的元素。」

「玩轉 - 衍」: 城街 · 招牌
展覽地點: 油街實現 香港炮台山油街12號
展期: 即日– 10/05/2019
星期一 下午二時至晚上八時
星期二至日 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