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環保署設固定或流動廚餘回收站 助北區未設智能桶居民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環保署為加強地區回收配套設施,持續擴展社區回收網絡,又為推動廚餘回收,在公私營樓宇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

在北區,受空間限制而未能設置廚餘桶的樓宇,環保署正在社區設置更多固定或流動的廚餘回收點,包括在食環署轄下兩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回收點;環保基金就資助非牟利組織,為舊區單幢式大廈及三無大廈試驗應用不同方式收集廚餘;鄉郊方面,就透過「廚餘收集先導計劃」等方式提供協助。

7月中,葵芳邨的街坊,部分已習慣使用廚餘機。(資料圖片/香港01攝)

環保署向北區區議會提交文件,表示由去年4月起擴展「廚餘收集先導計劃」至北區,為廚餘量較多的公私營處所,提供點對點的廚餘收集服務。截至今年6月,環保署在北區設立了40個廚餘收集點,包括食物工場、街市、熟食中心、批發市場、醫院、政府設施、商場、住宅等,每日平均收集約16公噸廚餘運往政府的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

智能廚餘回收桶方面,環保署同期已完成在北區所有共9個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包括皇后山邨、清河邨、祥龍圍邨、華心邨、暉明邨、嘉福邨、彩園邨、寶石湖邨和沙頭角邨。

環保署在食肆集中的「餐飲小區」設立廚餘回收流動點,以每天定時定點街站的方式收集餐廳廚餘。(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至於私樓,政府透過不同項目協助居民參與廚餘回收,北區現時有1個私人屋苑獲批回收基金項目,包括皇府山(2023年1月開展),回收基金亦接獲2個北區私人屋苑的申請,並正在審理。

環保署與環境運動委員會合作,去年底推出「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截至上6月底,共收到12個北區內屋苑的申請,其中8個已獲批,包括彩蒲苑、榮福中心、嘉盛苑、景盛苑、旭埔苑、翠麗花園、上水中心及碧湖花園。另有3個私人屋苑( 新都廣場、天巒一期及二期和榮福中心)透過先導計劃,使用傳統腳踏式回收桶收集廚餘。

良田村垃圾站。(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因空間限制而未能設置廚餘桶的樓宇,環保署正在社區設置更多固定或流動的廚餘回收點,包括在食環署轄下的兩個垃圾收集站(上水符興街及粉嶺聯發街)設立廚餘回收點;環保基金資助非牟利組織,為舊區單幢式大廈及三無大廈試驗應用不同方式收集廚餘,包括上水新成路、新康街、新祥街和新豐路一帶。

鄉村方面,除了透過先導計劃提供傳統腳踏式回收桶收集廚餘之外,環保基金亦資助鄉村試驗應用不同技術收集及處理廚餘,包括坪洋村、上水鄉和金錢村。

公屋樓宇外,有一列回收桶和廚餘機,方便居民使用。(資料圖片/梁祖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