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臺灣政黨輪替未果,兩岸洶湧止步於戰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2024年1月13日,臺灣「總統」大選結果不出意外,由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賴清德以超過40%得票率奪魁。民主進步黨打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執政3任總統,創下歷史紀錄,預示該黨政治路線將持續成為未來方針。臺灣大選直接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導向,中國大陸作為地緣位置上最接近臺灣的「鄰居」,往往「一怒而諸侯懼」。縱使洶湧暗流無盡,但兩岸博弈始終受國際局勢左右,實際軍事行動未必如擔憂般上演,取而代之的是其他領域的合縱連橫。

來稿作者:潘俊恩

臺灣或續不卑不亢,適距中國求援國際

臺灣夾在中國大陸和美國的狹縫生存,面對「鄰居」會繼續保持適當的政治距離。賴清德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時,曾自稱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中國大陸至今毫無懸念將其視為追求獨立的「分裂分子」和「麻煩製造者」,但卻迎合臺灣綠營支持者的口味。面對中國大陸的戰爭「警告」,臺灣主流民意仍然選擇民主進步黨,臺灣政治現實似乎未對中國大陸堅決且強硬的姿態作出妥協。同時,臺灣民眾冀望既能維持自主,又能顧及兩岸穩定的所謂「雙贏」局面,但卻難以避免在中國大陸的紅線上「遊走」,況且紅線正逐漸收窄。賴清德當選後,提出「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願意維持臺海和平,強調展開對話的希望,措辭謹慎;但在中國大陸眼中,這只是一份「白卷」,並不會作出善意的回應。當然,口頭上的交流和對話,實際上仍會伴隨繼續增強防禦能力,作為現實政治的回應。賴清德承諾延續蔡英文的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政策,一方面默契區分臺灣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一方面積極尋求與民主國家的協作,實行「遠交近距」的策略,以空間換取時間——爭取臺灣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和支持。雖然臺灣客觀上是獨特的政治實體,但賴清德就職後面對軍事實力強大的中國大陸,避免發表兩極化的言論是其最佳的選擇,否則增加中國大陸對其「亮劍」的機率。因此,臺灣面對中國大陸應再謹慎展現外交姿態,即便是空頭承諾,避免逾越戰爭的紅線。

臺灣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但實際上仍延續依靠國際的方針。臺灣大機會在不宣佈正式獨立的情況下,對中國大陸仍然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換取中國大陸緩和的姿態,為臺灣贏得時間推動國際戰略,即同時儘力提高自身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多以經濟、環保、人權等名義的非官方性質管道,擴大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實際關係,如在氣候變化、海洋法和民主議題與國際達成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縱然臺灣可能面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制裁,包括暫停臺灣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但卻間接減少臺灣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轉而擁抱東南亞等市場,臺灣於2023年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由43.9%下降至35.2%,美國更於2022年取代首次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台灣農產品的最大買家,突顯臺灣正逐步尋求更多新興市場,以經濟獨立謀求更寬廣的政治生存空間。是故,臺灣目前的政治方針將表面迎合與中國大陸曾有共識的政治主張,同時謀求國際的實際援助,對內應付「距中但不反中」的主流民意。

兩岸共識背道而馳,中國投鼠忌器避戰

民主進步黨第三次贏得大選,證明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政治距離於短期內無法拉近。中國大陸視臺灣為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宣稱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民主進步黨的連續第三次贏得「總統」大選,使中國大陸再次失望卻不感意外,為未來四年任期內對臺灣的敵意奠定基調。兩岸關係從過去到短期,最少12年基本處於不信任的狀態,臺灣作為民主政體與中國大陸統一大業的距離更加遙不可及。臺灣民眾選擇民主進步黨作為執政黨,顯示主流民意仍然更傾向維持現狀,減少與中國大陸的政治聯動。同時,分隔兩岸的歷史冤家——臺灣島內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共產黨,在統一議題上的政治磋商無法達致有效的共識,遑論付諸實行於「總統」選舉。種種跡象均表明,中國大陸對對臺灣無法騰出更多彈性空間,妥協的藝術正逐步被抹殺。

中國大陸對兩岸關係方針的考慮,包含外部與內部因素。從外部而言,美國無論在表述上還是實際操作,均會延續「亞太再平衡」戰略,壓制中國的崛起,包含臺灣在內的第一島鏈為美國在地緣政治上圍堵中國大陸,故美國是兩岸關係影響力最大的因素,而中國大陸目前希望維持與美國的穩定關係,於短期內對臺灣不會採取極端措施,免得「牽一髮動全身」;從內部而言,中國大陸正面對薪酬水平停滯、失業率上升、居住成本上漲、房地產泡沫、老年化等經濟和社會困境,對社會結構均帶來隱憂,故中國大陸至少在數年內不可能對臺灣進行實際軍事行動,因為民眾對國家將境內矛盾轉移至境外視線的策略已經逐漸免疫。因而,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基本策略,應可以排除實際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中國制裁不絕於耳,全面領域施壓臺灣

中國大陸面對越走越遠的臺灣,將持續以非實際軍事行動向其施壓。在政治宣傳上,中國大陸將持續在官方聲明和民間評論,將民主進步黨和賴清德描繪成阻礙民族統一大業的反派,將綠營妖魔化,將其曾經對統一大業不利因素的言論進行「鞭屍」,甚至以此為日後圍繞臺灣進行軍事演習的理由;在經濟上,中國將慣性地「以商促統」。佩洛西匆訪臺灣後,中國大陸隨即對臺灣實施經濟制裁措施,包括暫停對臺灣出口天然砂、水果、農漁產品、保健品、茶葉、餅乾等超過100家食品企業的2066項產品進口。過往數年,中國大陸屢見不鮮以各種理由「制裁」臺灣產品進口,在國際間已被視為常態,日後對臺灣在貿易領域的封鎖將更趨嚴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限制進口和取消關稅優惠;在軍事上,中國大陸將以非實際行動回應臺灣的政治選擇,其中擴大軍事演習的規模最為常見,包括以戰鬥機持續無間斷圍繞臺灣、以無人機騷擾領空、以艦艇巡航等等,步步逼近臺灣。在佩洛西匆訪臺灣後,中國大陸隨即進行軍事演訓,組織實彈射擊,封控花蓮、臺東、高雄3個軍事基地、巴士海峽和基隆港,如韁繩般在西南打結,形同封鎖臺灣,旨在宣示中國大陸擁有臺灣的主權。早在2021年,中國大陸軍機進入臺灣共計961架次,而且還有更多無人隱形戰機尚未被發現。中國大陸將更恆常化踰越「臺灣海峽中線」,進行軍事演習、軍艦進出,兩岸的緩衝地將形容虛設,兩岸模糊的安全關係現狀已被打破;在外交上,臺灣在「總統」大選後,諾魯隨即在2天後與之斷交,轉而準備與中國大陸建交,時間的吻合讓人不難猜測中國大陸在當中發揮的作用。目前臺灣剩下12個邦交國,「一個中國」成為國際間最起碼在表述上遵守的原則。中國大陸將持續在國際施壓,銳意抹殺臺灣的邦交國,爭取在國際上完全孤立臺灣。可見,中國大陸對臺灣最少加強宣傳、經濟、軍事和外交上圍堵臺灣,以非實際軍事手段剝削其生存空間。

由是觀之,臺灣由民主進步黨執政下,對中國大陸在表面上將採取開放對話的態度,實際上繼續尋求國際間的非官方援助。對於臺灣而言,面對中國大陸俯瞰的姿態,無論是輕視挑釁、卑躬屈膝,還是不亢不卑,都無法改變日益狹窄的生存空間,國際都不願意開罪日漸崛起的中國大陸,換取潛在威脅,引火燒身;對於中國大陸而言,雖然和平統一臺灣的「歷史進程」不意外地受阻,但武力統一臺灣面臨的內憂外患的代價卻是無法估量。撇除國內民族主義狂熱分子的無知宣戰言論,中國大陸理性務實以全方面制裁圍堵臺灣,代替實際軍事行動,務求緊縮臺灣咽喉,以溫水煮蛙取代輕率險躁,統一的天秤似乎沒有改變方向,只是改變速度。中國大陸在臺灣議題上屢屢「一怒而諸侯懼」,震懾作用無可否認,惟兩岸之強弱此消彼長,終固不在戰,而在戰之外。

作者潘俊恩是城市智庫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曾任職立法會議員助理。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