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言廣達|2024元旦啟示:旅客度歲新模式 思維配套要跟上
新一年元旦日,大批內地旅客在觀看跨年煙花之後滯留香港,在媒體前怨聲載道,有人直言「以後不再來港跨年了」。事後特區政府與運輸業者回應,主要點出大批旅客因交通情況堵在路上,車進不去關口又出不來市區,結果政府向大巴公司提前叮嚀、增加車流的想法全盤落空。事實上港元匯率高企下,旅客來港過夜的吸引力必然不大,政府亦預估內地旅客會回流北上,近年來兩地口岸設施雖強化不少,然而硬件的強化後人手未能配合,很多口岸二十四小時通關仍未能跟上,遺憾元旦日要旅客在關口慶祝!
來稿作者:黃進達
要搞好旅業豈能配套落後
前車可鑑,啟德郵輪碼頭配套不足讓千名郵輪客被困碼頭的事件其實不遠。這次事件幾如模組複製,當局有評估額外公共交通需求並「通知」市場自行增加運力,就彷彿把工作完成了。現實卻非常殘酷,顯示政府對於遊客重臨缺乏準備,連基本交通接駁也做不好。這個亦使業界對於當局要「說好香港故事」的主旋律任務,產生出一些質疑。
比如高速公路也會有行車線在指定時間為巴士專用,用以疏導出市區交通。這回元旦煙花匯演,從特區政府當局的事後回應,局方早已預見大批旅客會來港並有意在活動後返回內地。目前唯有落馬州/皇崗口岸及港珠澳大橋能進行二十四小時通關,面對一期一會、可以預見的大量人流,政府是否已經有合理考慮,讓香港各區的旅遊大巴能避免幽靈堵車(Phantom Traffic Jams)的情況,已經非常值得討論。
其實全面通關至今已經足足一年,在喜迎內地旅客回流香港的同時,香港卻因配套而產生出幾宗經典的頭條新聞。前有土瓜灣「立食」兩餸飯事件,後有郵輪碼頭出問題,歸根究底在於現行配套包括基建與及人手都落後於現實所需。緩解問題,在一時三刻可以用行政方式或加強人手去關注,但長期還是要在通盤了解新時代的旅客所需,與及結合地區發展,長遠作出根本性的轉變。關口大巴專用道、市區大巴停泊處、遊客用餐區,這些題目全社會都已經持續討論了很多次。
與其疏導不如引導,促旅客留港消費才是根本
要搞好「盛事香港」,香港就要有一種覺悟,時刻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一同分享市場與資源。作為載體,這些盛事在設計時,都要考慮到除了單一活動以外,讓旅客能夠心甘情願的留港消費。去年內地淄博市在五一黃金週假期間,當地政府為防止酒店房價過分漲價,推出全市酒店價格封頂措施。此舉當然在香港的自由市場中並不適用,但當地政府對於市場的觀察入微,必成為各地為政者的上佳參考案例。且看內地遊客在社交網頁如小紅書等,大罵香港服務態度差、消費昂貴,彷彿就是流量密碼。
即日遊客選擇不在香港過夜,來回逛一天,對於本港的經濟難以產生大的槓桿效益。大時大節動輒上千的一晚的酒店房間,對比內地城市性價比略低,這個是硬傷。筆者認為,香港必須在旅遊產品上加強研發,產生高增值文旅體驗。香港以往較少思考本地公眾、內外旅客對文化旅遊消費的滿足點,其實殺情之後,旅客已不再滿足於獲得純感官層面、遊山玩水的享受,更傾向於消費在「體驗式、參與式、社群式」的文化體驗,針對這種消費人群,研發「個性化、儀式感、品質型」的深層文旅產品,應是業界緊跟消費趨勢的一個方向。
同在元旦日,特區政府落實沙頭角第二陪段開放,筆者亦作為青年代表隨鄧炳強局長一同去體驗當區最新地道景贴和美食。充滿人氣的中英街重拾昔日的繁嚣,以地方文化為主題的壁畫結合打咭點,讓人耳目一新。筆者樂見沙頭角經過基建配套後的成功改善,以此作參考,希望香港能開發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游人好去處,展望香港新一年文旅發展興盛,處處開花。
作者黃進達是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