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雄|增設學校輔導員關注學生精神健康,免悲劇再度發生
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遞交的文件,在2020年至2022年間,合共71宗由全港中、小學向教育局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個案明顯有上升趨勢。在今年的DSE放榜日,更有考生疑因收到成績單後未如理想而輕生,事件實在令人惋惜。這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是甚麼原因令我們的社會新一代背負如此壓力,令輕生事件屢見不鮮。另一方面,縱使教育局一直表示不同方面著手加強學生輔導措施,但仍未能完全阻止悲劇發生,整體政策是否可進一步改善優化?
來稿作者:張美雄
現時教育局政策
教育局一直鼓勵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去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例如透過「普及性」、「選擇性」、「針對性」三個層面去加強支援學生,包括有自殺風險的學生。另外,局方也為在職教師提供「精神健康的專業發展課程」,提高教師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並加強他們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除此以外,教育局更聯同醫院管理局、醫務衞生局及社署推出「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參與學校由 2019/20 學年的 90 所,增至2022/23 學年的 210 所。透過醫、教、社協作模式,在每間參與學校成立一個由醫管局精神科護士、專責教師和駐校社工組成的跨專業團隊,與醫管局的精神科團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相關教師和社會服務單位的社工緊密合作,就「針對性」的層面在學校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服務。
除了以上教育局的計劃外,現時中學也已經由「一校一社工」演變成「一校兩社工」。照道理言,學校理應能比以往更有效地關注到學生精神健康狀況。然而,現實數據反映卻並非如此。根據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 2022」,指出分別超過三成及五成受訪學生呈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及焦慮徵狀。數據反映出現時政策仍未能足夠地關注中學生的精神健康狀況,支援服務仍然不足。
建議優化現行機制,並參照外國在校設心理輔導員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每1萬人至少需要1名精神科醫生,本港大概需要730名精神科醫生,但現時香港只有約427名合資格精神科登記醫生,仍未能達標。精神科醫生短缺,也會影響上文提及有關「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在各學校推行的廣泛性。如港府能夠適當地輸入醫生人才,有效解決精神科醫生的人手短缺問題,便能將全港中小學也納入「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當中,令學生的精神健康能夠更容易得到專業的精神科醫護人員提供支援。
優化現行計劃故然能加強對學生的支援,然而,現時學校層面對學生的輔導,仍需過份依賴社工、或本身不是精神健康專項的教師。平日教師工作已繁忙,要處理學生學業上的問題,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少不免容易忽視了學生的精神健康。因此,政府或許除了推行一校兩社工政策,也應考慮可參考鄰近地方政府的做法,在校增設「輔導員」。
以鄰近亞洲國家日本為例,當地中小學從1995年開始有在校設有心理輔導員,為學生、家長以及教師提供心理輔導。其中成為學校輔導員需要相關的學位包括心理學學士學位、學校輔導員專門職業學位課程等,從中可進行到輔導理論、輔導技巧和實踐等方面的學習。除了學位外,更要通過當地政府設立的學校輔導員資格制度,在考試取得學校輔導員資格後,就可以在日本的學校中從事輔導工作。由此可見,香港可參考以上例子設立相關輔導員機制,只要透過有專業資格的考試,輔導員可在有認受性的資格下在校執業,從而分擔社工和教師的壓力,透過心理輔導去幫助學童解決精神健康壓力。
然而,不論是現行的「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還是「輔導員」的建議,也只是「補救於已然」的方法。要防患於未然,必須從社會整體氛圍著手,減輕學生的壓力,當然這也是涉及「藤掕瓜、瓜掕藤」的複雜社會風俗及政策等因素。因此,除了教育局以外,特區政府各個部門也應攜手合作,跨部門制定一系列青年政策去疏導學生及青少年壓力問題,培養其正向心理,保障他們的精神健康,才是香港未來發展重要的推動力。
來稿作者張美雄是西貢區議員、民生圓桌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