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香港不開心 政府應該怎樣做?
筆者說不上是她的歌迷,但日前驚聞歌手李玟因抑鬱症而輕生,仍感十分心痛。更感到痛心的是,因為情緒問題而導致命案的情況在香港有日益增多的趨勢:5月屯門有64歲男子因不堪照顧壓力而企圖謀殺患病女兒,6月深水埗南亞裔家庭倫常命案,3名幼童遭媽媽親手送走。這些血淋淋的事例說明,今天的香港社會越來越不開心,特區政府不能無動於衷?
來稿作者:楊莉珊
香港生活節奏快,市民面臨較大壓力,這已是我們的共識,但原來承受不住壓力而引致各種情緒病,甚至陷入絕境而做出極端行為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當中又以抑鬱症最嚴重。
媒體引述政府數據稱,本港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醫管局則稱2022-23年度的確診新個案高達66,000宗,較五年前增加兩成。衛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指出,1.2%的15歲或以上人士表示經醫生診斷患上抑鬱症 ,女性比例(1.7%)高於男性(0.8%),而55至64歲的人患病率最高(1.7%)。
雖說抑鬱症的成因各有異同,但主要因素其實也就兩種: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情緒病引發社會慘案往往因為社會因素加劇了個人因素,比如過往數年飽受疫情困擾身心,還有2019年社會運動造成的無形社會壓力,加上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工作壓力,累積疊加成香港人的龐大心理負擔,最終令一些患者崩潰,走向極端,這一兩年因情緒問題觸發的社會慘劇頻發,原因應在於此。
本文希望從社會角度出發,探討特區政府可以採取的一些措施,建立「了解—支援—治療」的基本機制,讓情緒病患者可得到支援走出困境,同時也大大降低發生極端事件的社會風險。
首先,我們了解情緒病患者嗎?有精神科專科醫生向媒體表示,患者一般傾向隱藏自己,主要因為社會上對情緒病患者存在歧視及誤解,令患者不願意求診,因擔心被標籤。即使患者鼓起勇氣求醫,也因為現有資源不足,難以提供持續性的穩定治療,導致很多患者最終無法獲得完善治療,特別是基層家庭,更因為無法支付昂貴的治療費用而被忽視。
要做到「了解—支援—治療」,我們先要改變社會對情緒病患者的偏見,政府宜加大宣傳教育,向公眾傳達有關心理健康與情緒衛生的資訊和知識,提高人們的認識和意識,這將有助提高整體社會的心理健康意識,同時改變普遍患者諱疾忌醫的弊端,讓抑鬱症患者可以勇敢面對公眾,也因此可以及時獲得治療。
另外是加大培訓相關專業人士,擴大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提供全面、專業的心理健康諮詢、治療和支援服務等。其三是加強經濟發展與福利保障,讓因為生活壓力的抑鬱人口不因經濟因素而出現抑鬱,甚至不會因此放棄治療。
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針對此議題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形成多部門、多層級的溝通管理機制,打通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凝聚社會上民間與官方的資源,優化現有社區情緒支援網絡,形成更有完善的服務網絡,可以更有效為患者提供精準服務,讓潛藏在社區的患者可以看到曙光。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