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靈活批地稅務措施 提速建成「香港矽谷」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政府剛公佈新田科技城建議發展大綱圖,當中三百公頃創科用地將容納相當於十七個香港科學園、約七百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並提供約十七萬個園區職位。然而,新田科技城的發展需時甚長。《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香港訂下了於2032年「基本建成具影響力的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下,究竟要何良策,方能提速建成「香港矽谷」?

來稿作者:曾文軒

在突破了空間這個制約因素,政府除了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讓這些空間使用得宜並享受規模經濟外,亦需更有效率的管理模式發展科技城。從一貫由公營機構管理,以至近來科大倡議建設「科大創新園」的大學管理模式,固然值得深入探討。然而,最快捷見效的方法,是吸引龍頭企業落戶成為錨機構,帶動創科發展。龍頭企業不但能將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也能孕育出更多初創公司,形成創科生態圈。

靈活批地模式吸引龍頭企業落戶

事實上,政府在文件中就土地規劃提出了不少彈性措施,包括預留不同規模的地塊、容許多種用途、採用非傳統批地方式等,以滿足不同創科企業的需求;當中更指出將考慮公私營合作模式以及採用公開招標以外的方式批地。這些措施,正好為吸引龍頭企業落戶香港作出鋪墊。

一方面,龍頭企業及明星初創對自行發展土地存在龐大需求,它們比一般科創企業需要更多空間建成符合標準及規格的實驗室及廠房等設施;另一方面,對香港而言,由企業發展土地不但能加快建設進度並盡快開展研發活動,也能省卻政府的資本開支及回本時間。然而,為避免重蹈舊工業邨政策(即出租土地予企業至2047年)帶來落後工業及閒置廠房的覆轍,政府應探討方案,包括在供應年限及績效標準方面著手,確保企業在享受優惠批地措施之時能對香港創科發展帶來貢獻。

深圳長期以來也面對與香港工業村同樣的問題。就此,深圳市龍崗區政府與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在2018年推出了「重點項目遴選、先租後讓、租讓結合、聯合競買」措施,以寶龍科技城為試點:

1、區政府會先開展重點産業項目遴選、確保落戶企業符合産業目標。

2、其後,土地將如常進行土地掛牌租賃,政府會設下「價高者得」以外的批地要求,例如企業業務發展,甚至設下「聯合競買」條款、即要求必須超過一家企業聯合競拍及共同發展。

3、當企業競得該地塊,政府會與其同時簽署租賃合同及産業發展監管協議,前者訂明的一般承租期爲五年、年租金以20年地價按份釐定;後者定下明確産業發展目標,例如企業産值、稅收等,政府在租賃期間會進行營運監管。

4、當企業在租賃期完畢後各項指標通過履約考核,上述土地使用權由租賃轉爲出讓,出讓期及地價爲剩餘用地年期及相應價格。

以上政策不但能確保企業對創科發展的貢獻,也减少了企業前期用地成本支出,减輕了其運行資金壓力,港府不妨探討政策可行性。此外,港府在優惠批地條款中訂下的績效指標,應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所定下的績效指標一致,確保各部門就企業的預期經濟貢獻提供一致的優惠措施。

與稅務優惠形成「優惠包」

具體而言,上述批地優惠可與稅務優惠形成「優惠包」,吸引龍頭企業落戶。儘管香港素來以較低及簡單稅率見稱,但從來未曾推出免稅或稅率放寬優惠;因此,若比較其他地區的稅務措施,創科企業能夠享受與香港看齊的稅率之餘,也能額外獲得豐厚的優惠。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優惠均與企業的表現掛鉤,確保用得其所。

從下表可見,這些地區均需要企業有一定創科含金量方能享受優惠,而新加坡及以色列更分別就經濟貢獻及企業成長表現(包括風險融資能力、營收增長和公司擴張)設下指標。

政府近日就打造新田科技城踏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土地規劃應當配合產業規劃;政府下一步應建基於《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探索最優園區管理模式,以及相應的批地及稅務措施,力爭達到在十年後打造「香港矽谷」的目標。

作者曾文軒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