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農地不農——農業優先區能夠解決嗎?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近日,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討論政府提出的「農業優先區」政策,沒有引起社會太多的討論。但這一政策有可能對香港鄉郊發展、北部都會區以至城市規劃制度造成巨大影響。在中央和特區政府大力鼓勵工商界投資北部都會區的今天,香港的農業政策改動隨時牽一髮動全身,必須科學論證,審慎研究,不可不察。

來稿作者:何建宗

爲何香港農地不農?

首先,香港「農地不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題目。最大原因是農耕人口不足和農業經濟價值偏低。這兩個因素加起來,放在土地資源極度缺乏的香港特區(注意香港不是一個國家),農業的發展可謂注定困難重重。在歐美國家,農業是人民生存的根本,即便經濟上産值低,但有可觀的農耕人口,政府也願意大量補貼農民(順便拉選票)。在香港,就算政府大額補貼農民耕種,有多少人願意務農呢?政府的《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藍圖)指出,香港農業産值只有13.5億元,是全港GDP(約30000億元)的0.04%,即萬分之四,務農人士有4500人,佔全港人口少於千分之一。

細心分析香港農業的13.5億元産值,當中養豬和養雞佔了9.3億元,其餘是包括蔬菜,花卉,水果等農作物。以蔬菜爲例,年產量15000多公噸,只佔香港人年消耗量約2%,而水果的年産量只佔香港人消耗量0.13%。既然農業式微似乎是不可逆轉,我們就要問,香港農業應該維持現狀,升級轉型,還是讓它繼續走下坡,把土地用作其他用途呢?

這應該是非常冷靜,不帶主觀情感的討論。首先,農業可以是經濟活動,也可以是城市人接觸大自然的休閑活動。農地本身不是政府的「保育地帶」(CA)或者「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後者基本上是不可以發展的。雖然有些農地也有稀有物種的出現(如候鳥),但它不是環境保育的對象,這應該是很清楚的。毫無疑問,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完全城市化,鄉郊地帶也是值得保留的,但香港已經有超過四成土地是郊野公園,平坦的新界土地是否需要大力發展農業呢?

農業優先區是配合還是阻礙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政府建議的37個「農業優先區」,包含980公頃土地,其中760公頃擬用作農耕,而當中只有80公頃是政府土地,680公頃是私人土地;而220公頃是支援農耕的道路和農業配套措施。農業優先區對新界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漁農自然護理署會發布所謂「政策聲明」,並表明就「農業優先區」內申請非農業用途申請會表示反對,而「農業優先區」以外的農地作非農業用途規劃申請,則不會「從農業角度提出反對」。

農業優先區的設立毫無疑問對於釋放私人土地的發展潜力有害無益。680公頃的土地雖然佔香港總面積不足百分之一,但如果用作其他用途,可以帶來大量的樓面面積發展住宅或其他産業。如果以地積比率6爲例,每100公頃可以帶來600萬平方米樓面,約等於10萬個60平方米的中小型單位,可容納30至40萬人。如果把地積比率放寬到8,更可容納50萬人以上。

此外,《藍圖》認爲農業優先區可以「配合」北部都會區城鄉共融的目標。城鄉共融可以有不同解讀和演繹,但不能簡單的跟大力發展農業畫上等號。事實上我們搜尋北部都會區的文件,卻對農業發展隻字不提。無疑大部分農業優先區位於北部都會區範圍內,但硬性保留面積細小分散,生産效率和科技偏低的農業活動,既不讓它改變成其他用途,又未能爲現有農民和土地擁有人尋求出路,這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究竟是禍是福?

任何政府政策和産業决策必須基於科學,也要尊重民意;科學也者必須考慮成本效益和取捨(trade-off),不能是長官拍腦袋說了算。《藍圖》提出蔬菜年産量由15000公噸增加到15年後的60000公噸,究竟背後有何理據和科學考量?增加4倍的産量很可能要佔用4倍的農地,但也只佔香港總消耗量的8%,意義何在?

香港要融入大灣區發展,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要落實在各項政策當中。一河之隔的深圳,每年蔬菜産量是16萬噸,全廣東是4100萬噸!拍腦袋要蔬菜産量翻兩番的决策者,究竟有沒有想清楚香港的農業爲何發展,爲誰發展呢?香港人歷來都喜歡吃盡世界各國的蔬果肉類和糧食,發展農業能扭轉這個趨勢嗎?代價是什麽?

作者何建宗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