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北部都會區|膽子再大一點 步子再快一點
來稿作者:周小稞
最近北部都會區的開發迎來了重頭戲。11月29日,在港澳辦的指導及中聯辦的支持下,特區政府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活動。期間85家企業與特區政府簽署了《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35家企業簽署了參與北部都會區開發項目協議,總投資金額超過千億港元。此間媒體還將簽署發展意向書的85家企業與簽署開發項目協議的35家企業名單一一列出。按內地的術語,這無疑是一次中央加持的北部都會區開發「誓師大會」。
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的還有政府同日公佈了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的詳細資料,分別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佔地約12.5公頃、15.9公頃及18.6公頃。這些具規模的試點片區均有私人住宅、產業和公共設施三類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實施綜合開發,包括平整土地、修建基礎設施、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以及將興建完成的公共設施交回政府管理。政府希望通過這一模式加快片區的開發進度,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
政府有心無力 企業謹慎觀望
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對北部都會區的開發都寄予厚望。土地面積佔到香港三分之一的北部都會區不僅被看作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招棋,更被認為是香港經濟重啟增長的新引擎。但與此同時,推進北部都會區的開發也的確面臨不少的困難與挑戰。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增長乏力,中美間的全面博弈愈演愈烈,香港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這些問題不僅讓特區政府在開發北部都會區上有心無力,也讓在商言商的企業界在投資北部都會區上謹慎觀望。
一方面想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另一方面卻有心無力,謹慎觀望。再加上香港現行的各項制度僵化,既有的施政風格拖沓,更讓北部都會區的開發給人以「等到黃花菜都涼了」的感覺。為突破這一困境,特區政府放下身段,專門推出「片區開發」模式,希望調動商界積極性。但以政府披露的相關信息來看,政府在基礎配套設施上的超長工期,如對新田科技城至關重要的北環線主線工程要到十年後才能竣工,讓即便想「快」的商界也無從「快」起,只能停下等待。
北部都會區開發的成敗關乎香港再出發的成敗,更在相當程度上關乎香港的興衰。特區政府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與決心,跳出一切阻礙北部都會區大開發的「條條框框」,改革北部都會區大開發中涉及的一系列僵化制度,調動北部都會區大開發所需要的各類生產要素,以加快北部都會區的開發進度。與此同時,北部都會區不僅扮演著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角色、充當著重啟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應該是降低香港土地價格、進而降低香港整體經濟運營成本與生活成本以推動經濟轉型增長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力量。有了這樣的擔當與覺悟,北部都會區的開發才能真正為香港帶來希望。至於具體舉措,筆者有如下建言:
首先,改革僵化的土地使用制度。香港目前絕大部分可供開發的土地集中在北部都會區,而這些土地又基本上以「集體官契」的形式存在。對於這些土地,特區政府不宜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予以收回,而應該以一整套靈活的方案將這些土地全部予以「實質性」或「形式上」收回,以完全掌控這些土地的開發權並降低整體的土地收回成本。在實施相關方案時,第一要以市場價值而非預期價值作為土地定價的原則,第二要允許各種靈活的支付模式以減少最初的現金支付,第三要引入各類市場力量參與到土地收回過程中以降低政府財政支出。
其次,改革僵化的土地規劃制度。由於北部都會區開發的規模龐大,而政府又因為自身的財力緊張而無法包攬一切,因此在對北部都會區進行規劃時宜粗不宜細,更多地在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土地用途等層面進行戰略性的規劃,並在設置好開發建設底線的基礎上把具體的規劃權限留給開發商,讓他們在規劃設計上有更大的話語權與自主權,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與能動性。
再次,改革僵化的基建工程制度。由於基建市場的封閉運行,香港的基建工程一直以來不僅工期超長,而且成本超貴。面對北部都會區龐大的基建需求,如果還是老的套路運行,那麼可能需要整整一代人才能建好基礎設施。特區政府亟需開放基建市場,著力引入內地基建狂魔,以最快的工期與最低的成本作為招標的優先考量,以土地開發權作為支付的主要手段,讓基礎設施盡快到位。
最後,改革僵化的外勞用工制度。北部都會區的土地平整、基礎設施興建與樓堂館所建設意味著龐大的勞工需求。在當前香港整體勞工市場偏緊的環境下,如果不引入外勞,整個北部都會區的開發進度將會大大被拖慢。由於工地鄰近深圳,特區政府可考慮以「朝入夕出」的方式、以內地相近的工資水平引入大量內地勞工,確保北部都會區各項工程能夠以更快的工期與更低的成本完成。
開發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最大的優勢不是公帑而是政策。只要政策有足夠的吸引力,那些逐利的各路資本便會不請自來,甚至蜂擁而至。這裡的關鍵就是如何營造足夠的吸引力。在筆者看來,除了「一國兩制」、自由與法治、北靠祖國的安定環境外,北部都會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土地價格。而要實現這一點,特區政府須放棄土地財政思維,與各路資本分享土地收益,達致共建共贏。
作者周小稞是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