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推動大灣區創業須助青年融資及拓展銷路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郭凱傑

近年來,隨着大灣區加速發展融合,香港青年北上創業越加普遍,當局也就此推出了多項資助計劃。例如「青年發展基金」下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就已經透過16間非政府機構支援了217家初創企業;去年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則爲未有清晰路向的創業青年提供短期體驗,透過增加對雙創基地的認識鼓勵進一步的創業活動。根據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青年儀表板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約2350名香港青年在18個兩地共同授牌的青年創業基地進行創業活動。

筆者日前到佛山、肇慶及東莞的創新創業基地考察,發現儘管各個基地同樣獲得官方認可,但其營運模式各有特色:有政府自己營運或外判的,也有私人機構自行營運後獲政府納入相關聯盟的;有提供綜合一站式服務的,也有聯同附近支援創業的組織、以集群方式支援創業的,可謂是五花百門。更重要的是,各個營運模式各有優劣,當局需思考應如何取長補短,更好地支援當地創業的香港青年。

綜合各地情況,青創基地提供的服務一般聚焦兩方面。一是落戶、開辦公司相關的流程之上,例如一名青年到當地後所需的衣食住行、公司注冊、銀行開戶等,不少基地跟當地政府招才相關部門地點相近,更有條件提供一站式服務,不需要青年在不同政府機關之中慢慢尋覓。二則是啓動基金:各種基地都會提供相關獎勵,成爲青年創業的資金來源。不過,尤其是在創業資金方面,青年依然面對不少困難。

現今青年創業的資金來源一般來自於積蓄、參與比賽的獎金、以及政府的補貼。在現今經濟面對不少壓力的周期中,投資人單純看到一份簡報就作出投資決定的機會很微,一般需要該公司做出一定成績或技術上先取得一定突破;這樣一來,公司要依仗自身發展到天使基金能進行投資的規模就存有一道鴻溝。加上香港青年的信貸記錄未能過河,内地銀行一般未能給予融資,可謂是港青北上創業的老大難問題。政府需要繼續大力推動跨境徵信,方能確保初創企業的順利發展。

另一個發展的關鍵在於拓展生意網絡。企業不能長期依賴政府補貼生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並不難明白。然而,不同人創業的產業種類很廣,從電子產品到軟體到文旅體育都有,所需的生意夥伴及客源也各異;雙創基地一般而言在此方面很難給予適切支持,尤其官方色彩較重的也未必覺得拓展商業網絡是基地的責任。這樣固然是無可厚非,但的確存有不少青年在缺乏可持續的資金來源以及客源的情況下,過一段時間就意興闌珊地回港找工作的情況。

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就需要為創業青年編織更大的支援網絡——創業基地本身的能力並不足以支援所有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大企業的參與,吸納初創優秀產品作爲自身供應鏈的一部分,才能一方面支持青年創新、另一方面也幫助到自身企業的發展。

話雖如此,大學畢業生一腔熱血進行創業成功的例子的確是少之又少。就筆者所見,不少在當地可持續性較高的初創本身創辦人就有一定做生意的經驗及人脈。在支持創業的同時,如何不至於鼓勵本不適合的青年盲目創業,也是政策上的重要考慮。無論如何,相信在政策不斷完善、支援網絡不斷擴大的大趨勢上,香港青年北上創業將持續迎來新氣象。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