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主導北都創科項目 擺脫以往倚重習慣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袁順圍

上月公布的施政報告,重點談人才、房屋政策,以往著墨甚多的創科措施,今次篇幅不算多,但值得留意的是,科技園又再獲批新田科技城的20公頃用地,連同之前的河套土地、馬料水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以及原由其長期管理的三個創新園(前稱工業邨),科技園已座擁數百公頃的珍貴土地資源,是名符其實的「大地主」。偏偏科技園的管理層多年來採取「無為而治」,對旗下使用其土地的租戶行為不聞不問,對違規問題視若無睹,縱然東窗事發,竟從來無一管理層需要問責,亦無管理層站出來向公眾交代,實在是笑話。

政府近年投放逾千億元發展創科,其中2018年便向科技園注資100億元,當時原定其中約30億元用作發展與研發相關設施,約70億元則用於加強對其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惟及後園方被揭發將100億元一直放在銀行收息,淪為笑柄。不過,科技園未有因此失寵,近年改為獲批大量土地資源,包括佔地87公頃的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由其全資附屬公司負責,馬料水的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劃亦已進行中,而佔地約217公頃的三個創新園(前稱工業邨)仍繼續長期由其管理。最新的施政報告中,科技園再獲批新田科技城約20公頃新創科用地。

20公頃用地大約等於一個維園的面積,說大不大,但問題在於科技園近年的管治屢受批評,不時傳出醜聞,如蘋果大樓案及喵坊逼遷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前者審訊時,法官更狠批園方不按本子辦事,沒有切實打擊違規違租契者;另一單數據中心分租案則更離譜,糾纏多年最終敗訴,園方被批評無視法庭判決,無盡力審視租戶違規情況,亦一直無向公眾交代具體糾正措施。試問這一慣性漠視違規,不理批評,欠缺擔當的公共機構,為何仍可獲得源源不絕的土地資源?其管理層又是否具能力掌管如此龐大的土地資源呢?

按照政府說法,本港未來循「南金融、北創科」方向發展,北部都會區內的新田科技城定位相當關鍵,該處提供約300公頃創科土地(包括位於河套區87公頃的港深創科園),科技園已佔當中三分之一有多(107公頃),面對北都發展如火如荼,園方又被交托管理如此龐大的公共資產,便有絕對的責任向公眾負責,就其管治保持高透明度。若然終不能勝任,管理層的改革也就在所難免。

再進一步想,經濟學原則常提到「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即如將資源高度集中放於單一處,所存在的風險很大。筆者建議,政府「停一停、諗一諗」,何不將創科土地批予科技園以外的公營機構營運,或嘗試由創科局重新主導未來創科基礎項目發展,減少對科技園的依賴。政府最近決定將擴大至10公頃的沙嶺數據園,由創科局自行發展,包括舉行業界簡介會、向市場徵求計劃意向書,這絕對是好事,總好過再把這個數據中心樞紐交予科技園管理、重演「數據劏房」紛爭。

事實上,當創科項目去到「國家級任務」,相信政府也會打醒十二分精神,因此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表示,會親自主持「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督導委員會」,帶領政府制訂香港園區發展的整體策略、計劃和布局部署,皆因這是結合「一國兩制」優勢和「一河兩岸」地利的重要示範,單單交由科技園自行營運管理,一有閃失,就會拖了本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後腿。

無論如何,筆者認為,當局日後應更加多用主導模式進行北都內的創科相關項目,擺脫以往過度倚重科技園這艘「創科旗艦」的習慣,本港創科才有望突破前進。

作者袁順圍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土地資源與問責」。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