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環境污染刑事化的必要性與挑戰
來稿作者:劉仲恒
全球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無論是在空氣、水源,還是土壤中,污染的跡象無處不在。科學研究表明,環境污染不僅影響生態系統的健康,還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因此,是否應該將污染環境的行為刑事化,成為一個需要進行討論的議題。
首先,環境污染的影響是全局性的,無國界可言。以英國的非政府組織Client Earth為例,該組織專門研究和調查政府及企業在環保方面的表現,並對違法行為提出訴訟。他們的工作體現了民間社會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角色,也揭示了當前法律制度在應對環境問題時的不足。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開始認識到需要使用法律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基本權利。
在歐洲,雖然歐盟已經全面禁止拖網捕魚,但法國卻依然允許這種破壞性的漁業行為。這現象背後是政府與工業漁業利益的瓜葛,導致環境保護措施的缺失。為此,Client Earth和BLOOM等民間組織已經將法國政府告上法院,要求其遵守環保法律,這不僅是對法律的堅持,也是要求政府對未來生態負責任。這類案例表明,僅依賴政府自我約束,往往無法有效遏制環境污染,因而有需要考慮把這些行為刑事化。
此外,秘魯的原住民也在為自己的環境權益掙扎。他們控告政府允許石油和採礦公司在原住民土地上開採資源,這違反了原住民保護法。經過漫長的法律訴訟,最終原住民獲勝。這類事件顯示,當法律能夠為弱勢群體提供保護時,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和氣候問題逐漸被視為人權問題。根據最新的報導,全球氣候訴訟案件不斷增加,這一趨勢反映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不斷上升。許多訴訟旨在追究政府或企業在氣候變化中的法律責任,這也促進了對環境立法的討論。國際法院即將就各國在氣候問題上的法律責任進行裁決,這將可能成為未來環境法律的重要指引。
然而,將污染行為刑事化也並非沒有爭議。一些評論則認為,這樣的措施可能導致政府和企業的過度恐慌,從而影響經濟發展,甚至出現過度法律干預的情況。事實上,法律應該作為促進環境保護的工具,而不是懲罰的手段。有效的環保法律應該找到平衡點:既能促進可持續發展,又能保護環境。
總括來說,隨著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日益加深,將污染環境的行為刑事化的提議值得深思熟慮。這不僅是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更是對人類未來的負責。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