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太空也能成爲產業?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郭凱傑

近年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打開報章,總能看到某火箭衛星發射成功的新聞;然而,作爲香港人,太空卻似乎從來都離開我們很遠。航天工業的入場門檻高、國家安全的考慮因素固然是原因,但也是因爲香港本身產業窄、未能承載具規模的航天產業。

隨着航天發展逐步產業化,本屬國家軍事產業的市場已經逐步開放,航天工業變成商界的兵家必爭之地。2008年,美國SpaceX的獵鷹1號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地球軌道,成爲第一枚私人公司研發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2015年中國發改委發佈《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推動商業航天,其重點領域包括衛星遙感、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

無論是衛星還是載人,航天趨向百花齊放是必然的趨勢。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在2015-2021年由3,76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24萬億,復合增長率高達22%;不少研究報告更指出在2040年前全球航天產業將達到萬億美元的規模。

商業航天發展的軌跡實際上跟當年的民用飛機如出一轍;只是民用飛機生產多年來被波音及空中巴士壟斷,至2017年才有C919出現與之抗衡。基於航天事業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國家在此項工業上投入甚巨,相信民用技術不會出現相類似的情況,未來發展可期。

國家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的同時,近年香港青年接觸國家航天發展的機會正在增加。越來越多青年得以參觀國内包括珠海在内的航天基地,更有首位港人經選拔成爲載荷專家,可在太空站從事研究工作。不過話説回來,能以如此方式參與航天事業的終究是鳳毛麟角。要讓更多香港人以不同角色參與並貢獻國家航天工作,尚需由不同產業着手。

由於其傳統軍工性質,不少人都沒注意到外太空涉及的產業實際上非常多元化。火箭升空固然涉及大量如引擎保養、維修等的技術乃至工種,但絕不是只有工程相關的工作——如宇航員的航天食品加工就是一例。隨着航天轉趨商業化,相關的衛星生產、保險、甚至是能重複使用的火箭租賃都會有巨大的需求。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相關融資以及財政管理上能否出一份力,同時也爲香港青年開拓一條新的出路?香港科研實力蜚聲國際,如果能把握諸如新田科技城等未來發展機遇,未來升空的衛星部件在港製造也未嘗不可。

香港面臨產業過於集中、工種側重某幾項專業此一問題由來已久。一時三刻香港難以催生出全新的產業,也面對空間不足、難以形成整條產業鏈等挑戰;但是國家的各種產業應有盡有,如農業、海運、又或是港人比較熟悉的餐飲的規模都遠較香港大,其規模能為香港創造在某部分積極參與的可能性。在與國家持續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如能夠早一步洞悉國家所需,發揮自身所長,則香港要在國家的產業鏈中佔一席之地依然大有可爲。

作者郭凱傑是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