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你講|低空經濟如何因地制宜?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林素蔚

香港社會對「低空經濟」的討論已有一段時間,雖然當局表明會積極研究,但似乎至今仍未有具體的「路線圖」。反觀內地,有關方面可以說是走在了世界前列,筆者先後到內地多個城市考察,可說是大開眼界:從城市外賣配送、滅火、滅罪,到鄉村的電力巡檢、生態評估、觀光旅游。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賽道,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並作出全面部署。香港如何落實?推動低空經濟,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之一,而關鍵則在於因地制宜。儘管內地的無人機技術百花齊放,但部分技術應用在香港不能說不適合,但似乎並不實際。因此香港日後在推動該產業發展時,必須要小心考慮本地的狀況,利用好香港優勢。

引進重點企業

趁立法會休會,筆者上周到江蘇及浙江考察。當中曾到訪三處與低空經濟相關的地點,包括參觀無人機公司,飛機製造商等等。他們未必是行業的佼佼者,但技術水平相當不錯,先不說軍用無人機技術有多先進,消防無人機已相當厲害:遇到高層建築起火時,可由城市消防指揮部啟動預案,派遣多架消防滅火無人機快速到達現場,既有破窗功能,更可依不同火情搭載不同的滅火裝備,如高樓滅火彈、泡沫水帶、乾粉罐等,應對各種複雜火災場景,相當適合高樓林立的香港。

位於無錫的飛機製造商的產品也相當出色,這是一家中德跨國合資企業,能夠製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水陸兩用飛機供私人、企業和政府公用,為推動當地低空經濟提供了更多選擇。事實上,當地的產業配套也十分完善,除了提供飛機駕駛證課程,更有跳傘等旅遊項目。香港正推行「無處不旅遊」,若然在西貢設點予遊客跳傘,相信也能吸引不少人前來挑戰。

上述的只是本次考察行程的冰山一角,而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通點:希望把業務拓展到香港。此舉的最大作用便是利用好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把產品更容易地銷往全世界。據了解,目前內地的無人機企業已超過3000家,無論在生產還是飛行上都累積了一定的數據。因此,港府若能為他們「鋪橋搭路」,更主動地物色一些龍頭企業,相信能夠填補香港的「空白」助力香港的低空經濟走得更前。

+1

無人機送外賣不切實際?

深圳有關低空經濟的發展,應屬全國領先。「美味不用等」當然是理想狀態,不過是否適合香港呢?筆者早前亦與提供無人機送餐服務的美團到將軍澳進行實地考察,探討來往將軍澳工業邨和海濱長廊航線的可行性。

不過,只要實地參觀過內地有關技術,以香港樓宇的密集程度,即使在法律了上拆牆鬆綁,亦難以被廣泛應用。若然只是為了吃上一口外賣,「過五關斬六將」,似乎是「捉錯用神」。

參照內地經驗,某物流公司,早在2018年已經嘗試用無人機派件,現時已發展到跨市送貨。內地不少醫院亦用無人機運送緊急救援醫療設備、藥物等,構成「低空生命線」。

因此,香港設立航線時,可從建築密度較低的地區「先行先試」,並做好長遠規劃。未來則要因地制宜,無人機公司可與商場、地產商合作,預留特定位置予無人機升降;設特別通道,把新鮮食材直接送往食肆;亦可以為大型網購公司做倉庫配送服務、運送藥物、血液樣本;甚至推動香港與大灣區的跨境物流。

制定統一標準 構建低空監管平台

日前,深圳已推出全球首個智能融合低空系統SILAS(Smart Integrated Lower Airspace System),又被稱為「低空大腦」,能夠針對當前低空經濟發展中亟須解決的痛點問題。香港亦要「行快兩步」,積極借鑑內地經驗,推動低空經濟。

不過,要推動該領域的發展,亦不是沒有痛點,包括在密集的樓宇間,如何確保訊號穩定;不同公司擁有不同類型的飛行器,性能、安全標準不一,保險產品並未保障低空事故等等。更重要的是,低空經濟不斷發展,就一定要確保各種飛行器「各行其道」。當中涉及通信、導航、監察等問題,而政府亦必須把這些信息數字化、智能化,才能讓空管系統能夠處理如此複雜的航空數據,並與飛行器进行及时有效的通信。因此構建低空監管平台同樣是重要一環。

作者林素蔚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註冊社工。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