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夜經濟應首重社區而非旅遊
來稿作者:郭凱傑
五一黃金周的城中熱話,莫過於到港旅遊的人次、夜經濟、煙火匯演,乃至衍生的旅遊業發展。在世界各地政府想方設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的背景下,作爲疫情前佔GDP達4.5%(2018)、但在多重打擊下僅剩0.4%(2022)的旅遊業,自然成爲重振經濟的重點之一。然而,夜經濟是否對症下藥?不論是本地人還是遊客的消費模式已經改變,延長營業時間又是否代表消費會重臨?
夜經濟一詞源自上世紀70年代英經濟學界,現今在内地、台灣、乃至多個國家都大行其道。夜市販售的離不開飲食、服飾、紀念品等;每一個夜市的起源以及吸引力都離不開當地社區的特色。如到台灣逛夜市總離不開蚵仔煎、香雞排等地道美食;英國波羅市場除了鴕鳥蛋、山雞肉等英倫美味外也有各種特色紀念品攤檔、新鮮蔬果等。可見每一個夜市的形成都與當地的生活文化息息相關、難以一蹴而就;如不弄清各地夜經濟的成功之道就照辦煮碗,難免有東施效顰之嫌。
對於青年而言,市集的形成其實是創業及生活多元化的機遇。對於一個不喜歡傳統「9-6」職業階梯的「斜槓族」而言,他們可以在日間追尋其他興趣(如文藝創作)、晚間透過小商店爲自己創造收入;對於摩拳擦掌創業的青年而言,無論是設計了新的餐飲還是各種手工紀念品,都可以透過市集以最低廉的成本接受市場的考驗,無需直接投入大筆資金進行商鋪租賃等投資。關鍵在於,政府進行夜經濟規劃的時候是否具備這種思維,而不是單純放眼GDP增長?
香港曾是商販遍地的不夜城,逐漸沒落實際上是政策有意爲之——例如政府在1972年已經停發新小販牌,其後小販逐步去世或交還牌照,政府也一直從嚴執法,夜經濟不再實屬理所當然。為今之計,要振興夜市必須先振興社區;要振興社區則必須從政策上給予空間,讓特色商鋪重新扎根社區乃至人們的心中,不再遍地連鎖名店。煙火正是一例:只需政府放寬規例、允許民間在指定地點不需許可證進行燃點,自然有人天天放煙火,何須政府花費公帑?現今青年有的想要開小食店、有的想要開髮廊、有的想要開手工藝店,社區内有否空間讓他們突破諸多成本、牌照的限制,讓他們的創意在每一區百花齊放,進而吸引本地以及外地遊人?
對於遊客而言,市集是了解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鑰匙。也因此,千篇一律的商場名店對於大多數遊客而言已經失去了吸引力——相對於到尖沙咀廣東道的名店排隊,遊客寧願追蹤小紅書攻略到油麻地警署「打卡」。遊客並非不具備消費能力,而是更重視異地歷史文化的體驗。辦好本地文化特色,自然能夠吸引遊客;提高消費是理所當然的下一步,卻不能操之過急。
實際上,筆者認爲辦好社區經濟的意義遠大於吸引遊客:一個限時限地的市集,賣魚蛋燒賣又能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對比提振一時的消費,政策更應聚焦於拆牆鬆綁,讓民間創意在社區再現活力、青年對社區發展重現希望、提高主人翁意識。當本地人習慣到該市集消費,對於外地人而言才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打卡點;當廟街夜市的鄰近居民每天晚上習慣到街上吃「煲仔飯」的時候,遊客才能從那一碗飯吃出香港的人情味。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