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四十年 香港回首再向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聯繫匯率在星期二(10月17日)踏入四十周年,壽命更加超越了對上一次、1935年至1974年採用聯繫匯率的時期,可謂意義非凡。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加上夏鼎基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港英政府自1974年起任由港元自由浮動。其時香港雖曾經歷物價通脹,惟港英政府認為有利工業擴張,因而對此亦沒有多少介入。

踏入1980年代,在美國聯儲局主席伏爾克的激進加息下,港元相對大幅貶值,恆隆銀行又因為擠提而出現流動性危機,再加上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1982年訪問北京展開香港前途談判,社會出現信心危機,多個因素夾擊之下港元匯率從1983年初的6.5港元兌一美元貶值至接近10港元兌一美元,股市在9月更加急挫超過一成。當時香港市民不但四出搶購日用品,中國和英國政府同樣擔心港元貶值造成的經濟衝擊,港督尤德甚至有心理準備完全摒棄港元、改用英鎊。

常說經濟師祈連活當時撰文倡議聯繫匯率,但更關鍵的時刻還是於10月4日英倫銀行的Charles Goodhart和財政部的David Peretz聯袂抵港,著手與尤德政府和銀行界商討解決方案。最後10月15日星期六,也是當年的重陽節假期翌日,港英政府宣布在10月17日星期一起重新採用聯繫匯率,並與美元掛鈎。

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改用聯繫匯率,可謂兵行險著。一旦穩不住市場信心,政府當局或發鈔銀行或無力承接。但不到一兩年的時間,港元終於喘定在7.8港元兌一美元左右,餘下的也就是歷史。

四十年來,聯繫匯率亦曾作出不少改進,包括1988年滙豐須於外匯基金開設戶口並管理其他銀行的淨結算餘額,1992年又設立資金調節機制,讓銀行按指定拆出息率向金管局借入流動資金,還有1993年將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合併成為金管局。不論當年採用聯繫匯率抑或以後的每次改變,都是依照環球宏觀經濟以及香港經的實際情況而定。

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交易及外匯貨幣,港元與美元掛鈎仍然有利提供穩定貨幣環境。但環球經濟結構必然朝多元化發展,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歐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更遑論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往的成功要不成為將來失敗之母,香港必須時刻檢討經驗,甚至走在趨勢的前頭,制定更適合時代需要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