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安公署走到中聯辦 鄭雁雄不是重覆舊工作
中央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周六(14日)獲任命為香港中聯辦主任以及國安委顧問,但未接替駱惠寧的港澳辦副主任職務。駱惠寧稱這次人事調整體現了中央對香港工作的重視與肯定,又指鄭雁雄「政治立場堅定,大局意識強,領導經驗豐富,富有鬥爭精神,工作有魄力,自我要求嚴」,可帶領中聯辦在推動香港「由治及興」上發揮作用。
鄭雁雄雖然過去兩年半主責維護香港國家安全事務,但他在之前十餘年間也曾擔任人民日報華南分社秘書長、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汕尾市人民政府市長與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廣東省委秘書長與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職,尤其2011年處理首次烏坎村事件最為人知。從工作經驗來說,他最豐富的始終是地方治理以及政治工作。
地方治理是問題重心
而在鄭雁雄之前的駱惠寧,來港前更曾任青海省及山西省委書記,是地方管治的第一把手。相比以往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多時的王志民,或者是來自國務院港澳工作體系的張曉明,近兩任中聯辦人事任命反映中央對於香港的治理水平尤其關注。而鄭雁雄長期在粵工作,亦可能有助中聯辦與香港社會更「接地氣」。可以說這次鄭雁雄轉任中聯辦,職責跟國安公署的已大不同。
鄭雁雄上任翌日即發表新春致辭,表示熱切期望香港增強「興」的動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競爭力和團結奮鬥,甚至直言「今天,香港已逐漸遠離泛政治化的漩渦」。由此可見,他亦認同當下香港必須處理好發展問題與民生矛盾。從這個角度看,駱惠寧對鄭雁雄「富有鬥爭精神」的評價,其實要作全面理解,包括了經濟發展及治理的層面。「鬥爭」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也是推動香港社會由治及興。
這次人事任命值得留意之處,在於鄭雁雄並非二十大中共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亦未像駱惠寧一樣兼任港澳辦副主任。回看駱惠寧2020年1月初接替王志民後,也是在同年2月中才兼任港澳辦副主任,故此兩辦的人事佈局目前言之尚早。但不論如何,中聯辦以及港澳辦更好地協作,必然是中央治港體系的重點之一。而中聯辦作為在港機構,與香港政府、建制派以及社會各界都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履行其促進香港與內地交流以及反映香港居民意見的職責。正如鄭雁雄周一面見傳媒時表示未來將會「在香港多講『北京話』,在北京多講『香港話』」,中聯辦在兩地溝通方面大有可為。
正確認識「一國兩制」
尤其是陸港政治互信在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跌至新低,甚至不只是香港社會,連建制派內部也有不少對「一國兩制」產生誤解。諸如《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一事,竟有人以中央已代為立《香港國安法》為由認為可以從容處理,與《國安法》第七條「應當儘早完成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說法迥異。
至於視中聯辦為「第二管治梯隊」的看法,更是忘記了「一國兩制」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則。毫無疑問,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但中央管治權與特區自治並非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而是特區政府在中央的信任和授權下享有高度自治。中聯辦主任再次兼任國安委顧問一職,亦正好說明了國安始終由特首這位國安委主席負責,中央乃作為最終支援。這亦即是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近日所指,「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是香港的當家人,也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責任人。特區理所當然應當承擔起實施香港國安法的主體責任」。
由中央代為制定《國安法》,到要提請人大常委會釋法,以至駱惠寧和夏寶龍曾多次表示關注劏房問題,在在反映香港特區的治理局限,各界對「一國兩制」的拿捏亦有不足。鄭雁雄作為中聯辦新主任以及國安委新顧問,能否對「一國兩制」的重塑作出貢獻,肯定會是評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