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公屋所費不菲 提速提效必須盡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房屋局日前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了關於「簡約公屋」的討論文件,當中提到屯門第3A區、屯門第54區、元朗攸壆路及上水蓮塘尾四幅用地初步確定可發展「簡約公屋」,又稱建築署估算「簡約公屋」單位樓面建築費用價格約為每平方米21,000餘元,全部「簡約公屋」項目的設計和建築工程項目合計約為267.9億元。

文件同時提到,「簡約公屋」單位初步設計室內樓面面積介乎10至30平方米之間(約108至323平方呎),亦即一個單位建造成本起碼為21萬至63萬元。若依未來五年興建約30,000個單位的目標推算,267.9億元的總設計和工程費用折算下來,平均每個單位的設計和工程成本更高達89.3萬元左右,而這尚未計算當局新增人手開支。

高昂造價揭示尷尬定位

相比「過渡性房屋」、傳統公屋以至居屋單位分別約為55萬、65萬和76萬元的平均建築成本,「簡約公屋」單位的造價隨時可能要比它們都高。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解話說這是因為層數較高的「簡約公屋」項目仍然需要興建地基、打樁入土,也有業界人士指出單位平均成本高昂主要原因出於整個項目提供伙數較少。

「簡約公屋」跟傳統公屋在部分方面相似,譬如前者租金訂在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的九成水平,選址涵蓋市區或是毗連充足配套,又跟傳統公屋一樣需要地基、打樁。不過「簡約公屋」規模縮小卻導致了每個單位平均成本增加,地基與打樁對限制運作五年的它們來說無疑亦屬於浪費。那麼官員為何不直接將多花的金錢耗在設法於同樣的時間內,在同一塊土地興建更大型、更廉宜且更有用的傳統公屋?租戶若在五年後因「簡約公屋」拆卸、廢置或改為他用而需要搬遷,「簡約公屋」幫助過渡的原意亦會大打折扣。

公屋輪候時間一直上升。(資料圖片)

局內人手調撥未盡合理

另一方面,除了項目的設計和建築工程費用之外,當局其實還為推展「簡約公屋」改組編制和聘用額外人手。擬議的新「簡約公屋」專責小組會開設一個首長級丙級政務官編外職位和一個主管級專業職系人員編外職位,而建築署也有計劃增加招聘約36名合約專業職系人員、技術人員及全職工地人員,相關開支約為3億元。

當局表示曾考慮過抽調現任首長級人員或「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來負責「簡約公屋」事務,然而結果未能成事。奇怪的是,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專員,現在竟然又被改為「房屋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以一併督導上述兩個小組,甚至連帶兼理「劏房」租務管制條例落實工作,偏偏就是沒觸及理應更具關係的傳統公屋。

這種安排顯示當局調配負責「簡約公屋」與不同房屋政策範疇的人手不盡合理,二來更反映出巧立房屋名目對政府內部管理與財政負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無論區分出再多的不同種類房屋,最後終歸是要公平分配和滿足市民生活需求才有其意義;透過這一輪推出「簡約公屋」的過程,最需要「簡約」的或許不是房屋本身,而是管理房屋的房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