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是否內地調整防疫政策的契機?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深圳市周一(26日)出現10宗本土感染病例,對部分地區進行靜態管理。網上有片段顯示,福田區沙尾村有居民因不滿安排而與警方發生衝突。

內地的防疫政策備受關注,傳媒人胡錫進近日直指愈來愈多人對於靜態管理手段感到不滿,但關於防疫政策的理性討論愈來愈少,發言趨極端化,認為專家應該主動多發言將討論引回理性。

內地的確部分民眾對於封控、不斷進行核酸檢測的不滿正在累積。適逢下月中中共中央將舉行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不少分析認為中央政府可能以此為契機調整「動態清零」的政策。

「二十大」在時間點上或許可以是契機,但中央政府的研判必然取決於更廣泛的因素,對疫情、民生、經濟等作通盤的考慮。

胡錫進近日連番在微博發文,批評內地近日圍繞防疫政策的理性討論變少,很多專家沉默。(視覺中國)

開放可能引起疫情反撲

首先,一旦開放會否出現爆發性感染,必然是首要考慮條件。不少數據都說明現時主流的Omicron變種的殺傷力已明顯降低,這可能有利內地放寬。但這並非唯一因素,因為病毒的傳播能力與殺傷力,與已確診人數及接種疫苗人數有關。

內地大部分人都未曾感染新冠。按衛健委數據最新的累計確診數約25萬,每十萬中只有0.18人確診,情況與今年初香港的情況相似。1月底時,香港累計13,000宗確診,每十萬人中1.7人確診。加上內地醫療資源普遍不足及分布不平均,一旦放寬防疫政策,會否發生像香港第五波疫情復的情況,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及有大量死亡個案,肯定是中央政府所警惕的。

2022年9月11日,昆明市市民在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採樣。(視覺中國)

當然,疫情的情況還要看疫苗接種率。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9月的數據,內地12.7億人(約90%)完成兩劑,但是10%沒接種人口即相當於約1.4億人,數目不少。而且,接種第三針加強針的只有8.06億人(約57%)。60歲以上完成兩針的比率約86%(2.27億),但完成加強針的比例約67%(1.77億)。中央若放寬措施,很可能先會積極提升接種率。

加上長新冠的問題也會影響到如何開放的判斷,中央政府必然會先盡量擴大疫苗接種、確保醫療資源有一定的承接能力,以及對香港等現有數據作深入研究。

要建立開放與經濟的辯證關係

平衡防疫政策的另一端,是維持靜態管理的經濟成本。內地與香港不一樣,經濟沒那麼依賴對外開放出入境。而且大陸不只有「內循環」,「外循環」的部分主要也是由貨物進出口主導,無須人員來往。內地疫情後的出口數據反映貨物貿易持續上升,2022年出口仍以雙位數百分點增長。需要人員來往的行業如對外旅遊業及金融業,在內地經濟的佔比較低,因此放寬出入境安排的經濟重重性不像香港那樣,算是次要因素。

相比外防輸入,更影響內地經濟的是內防擴散的靜態管理措施。民眾經常被迫在家,會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例如阻礙經濟活動和消費。但開放不當、引起大規模傳播及死亡,那同樣會令很多人不敢出外消費。因此,內地即使放寬疫情管控,必然也會維持着相當程度的管理措施,既為防疫也為經濟。

放寬疫情管控是否能刺激經濟活動和消費可以說尚無確切的辯證關係。

從今年的例子看,上海第二季的大規模封城令所有經濟活動長期停頓,肯定對經濟造成太大傷害;反之在疫情早期小規模而短暫的封控,代價相對較低。這也難怪很多地方政府都情願果斷疫情封控,避免出現如上海的情況。當然,過密的封控措施也對民眾生活和經濟帶來壓力,也因此內地在考慮是否對外開放出入境時,必然也會對防控措施的影響程度和頻密程度作通盤考慮。

香港與內地正朝逆向隔離推進,不少人更憧憬在「二十大」後會有進一步通關。從內地決策的角度出發,改變很可能不會「一刀切」,而是分階段進行開放管理,短期內可能先指定特定城市實行局部放寬,再以實際數據以科學方法分析,在放寬疫情防疫及促進經濟之間拿捏。香港對外改行「0+3」的防疫及經濟效果,必然也在全盤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