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經濟危機不能只靠放寬防疫政策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內地政府一直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代價。例如今年初Omicron變種在內地爆發引致多地封城,上海更一封就是近兩個月,沉重打擊經濟。但上周五(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在受訪問時透露,新冠疫症屬於乙類傳染病,但一直按甲類傳染病的防疫級別管理,表示將來「一定回到乙類管理的軌道」。
根據中國《傳梁病防治法》,發生甲類傳染病時應隔離病人及封鎖疫區,是最高級別的傳染病應對辦法。乙類傳染病雖然也有條文指要控制病人傳染,但卻沒有封鎖交通工具、停工封城等防治辦法。李蘭娟的講法似乎暗示內地終會放棄現時對新冠病毒的嚴厲政策。至於何時才會回恢到乙類的管理辦法,她則指要待專家對病毒作出綜合分析,沒有明確表示時間。
防疫非經濟放緩的決定性因素
毫無疑問,防疫措施在將來某時間將會放寬,但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則仍然難以預估。近來內地對於防疫的態度的確慢慢在變化,比起一味從嚴更趨於講求精準防疫。其實,自今年4月感染高峰以來,每日確診數持續保持於幾百宗,內地至今也未真的強求「清零」,顯示其對疫情小規模傳播有較高的容忍程度。
不過,今月初海南爆發大規模疫情,地方政府管控失敗,13日中央政府派副總理孫春蘭到場指揮,仍然強調要「社會面清零」,說明疫情防控尚未完全到放鬆的時候。事實上,早前亦已有專家提及要在某個時間點要放寬防疫,就好像中疾控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今年稍早就有此講法,惟同樣沒有表明具體時間。李蘭娟的講法其實與曾光並沒有多大分別,具體什麼時候放寬還得取決於政治及科學考量,未必會很快。
雖然如此,但當下疫情並非中國內地經濟放緩的主因,不應誇大防疫對經濟的打擊。今年的防疫政策不會比去年和前年嚴格,但自前年全國封城後,內地的經濟卻卻錄得了不錯的反彈,反而今年的經濟卻明顯受壓,證明疫情防控並非經濟快速放緩的決定性因素。
其他不明朗因素太多
現時經濟環境整體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全球經濟體大部分都處於貨幣政策收縮期,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就令資金環境快速變緊,很多人預期經濟會急速轉弱打擊需求。但今年首7個月,中國的貨物貿易出口以人民幣計價仍然有14.7%雙位數百份比增長,顯然國外需求轉弱當下並非中國經濟放緩的主因。
惟外貿數據之外,內地的大部分經濟數據都不理想。製造業PMI今年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比較疲軟的狀態,7月份亦回落去49.0的收縮區間。另一方面,即使中央今年已有數次降息及強調寬信用的政策方向,但金融數據仍然未有明顯改善。7月份社融增量為7,561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少近三成;而同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亦只增長2.7%,扣除了有多項政策支持的汽車後,其他消費品的增速更只有1.9%。這反映了內地社會整體對於未來欠缺信心,不敢作長遠投資,亦不想消費。
影響投資的主要因素無非是對經濟的預期。真正影響預期的可能很眾多因素,例如房地產的爛尾樓風波可能進一步引起經濟結構問題;主要私人企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的業績都出現倒退,大企業為了自保都開始裁員;而中美角力令中國受到的外在壓力都影響了企業和消費者對前景的情緒,例如今年初爆發的台海危機就足以為誡。這些問題處理起來都非常複雜,很難期望內地經濟短期出現拐點,很可能還需要一段尋底期。而對比起這些因素,防疫措施反而對經濟前景的影響不能算大。即使沒有人能斷言什麼時候內地會放寬防疫,但這個預期本身應該十分清晰,不確定性不算大。由此可見,放寬防疫政策不是靈丹妙藥,挽救經濟始終需要從經濟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