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五載 回首百年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七一前夕,風雨交加。相信不少香港人猶記得,廿五年前的6月30日晚上也是如此。那時香港交接儀式在灣仔會展舉行,外面一直下着滂沱大雨,雨勢在7月1日更加達到黑色暴雨的程度。風雨在夏季本屬平常,歷史的巧合性不無穿鑿附會之意。但前塵不妨回首,從歷史中俯拾智慧,這對思考當下以至未來的路往往有所裨益。

回首百年,1922年是華盛頓會議落幕之年。會上民國政府成功爭取日本歸還膠州灣德國租借地以及英國同意歸還威海衛,惟中國三名全權代表之一、駐英公使顧維鈞對於九龍及新界租借地的討回無果,英國政府以香港島防衛之需為名拒絕交還。及至1942年,也就是距今八十年之前,國民政府與英國磋商平等新約,彼時邱吉爾政府再次拒絕討論九龍問題,蔣介石為存大局而妥協了事。弱國無外交的前塵往事,訴說着香港問題的歷史淵源。

形成中的香港人身份 推動中的中共方案

七十年前,1952年香港首次以「香港」名義派出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遠卦芬蘭赫爾辛基。四名泳手雖然無牌而還,但張乾文此等游泳好手至今仍為人稱道。至於六十年前的1962,那年內地的三年大饑荒才剛過去,深港邊境再次出現新一輪的大逃港,多達三萬人在上水華山等待香港親友應接。同年九一,十號颱風溫黛襲港,奪去183條無辜性命,加上翌年的制水,南下避秦、同甘共苦有如香港一代人的烙印。那時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逐漸成為日後香港人的身份底色。

五十年前,1972年港督麥理浩發表其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十年建屋計劃即使到了今天仍被捧為德政,顯著改善了萬千市民的生活環境。相對之下,同年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去信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要求將香港從非自治領土名單除名的一段歷史卻少人提及得多,以至中國對不平等條約以至香港主權歸屬之嚴肅立場在半世紀後仍為不少人所弄不清。或許這就正如許多人經常談到四十年前,訪問北京的戴卓爾夫人在步出人民大會堂時跌倒,但同樣在1982年中國政府在鄧小平指導下完成修憲,加入第三十一條為「一國兩制」提供法律基礎的歷史卻少人提及得多。雖謂中共對於香港抱持「長期打算,充份利用」的彈性策略,但其對解決香港問題、恢復行使主權的工作其實在有序推進,應該為我們更充份地認識。

未解決的經濟社會矛盾 走向激化的政治衝突

二十年前,回歸五載。其時特區政府推出「孫九招」,包括取消拍賣土地、結束居屋計劃等,雖然對樓市起了刺激作用,但不出數年惡果已有目共睹,過熱以至嚴重扭曲的樓市尾大不掉。同年董建華推出高官問責制,但不見得嗣後官員便積極有為,敢於承擔。那時立法會的建制派和民主派仍然不是敵我矛盾,大主席范徐麗泰也獲李柱銘力挺出選港島。那年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如今七十有七,其任內推動的通識科在此廿年間經已生而復死,他本人則至今仍在行政會議中為管治香港出一分力。與他同屆的司局長中仍然活躍於當今香港政壇者僅葉劉淑儀一人,也就是今年七一起的行會召集人。

香港社會曾歷零八年因汶川大地震與北京奧運而來的愛國高峰,惟隨後陸港矛盾日益尖銳,及至十年之前的2012年,先後發生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和光復上水站事件。梁振英未上任已預告將執行「雙非」孕婦分娩零名額,上任後又叫停國民教育科工作,不無緩解香港怨氣之用。同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更設超級區議會議席,讓香港的民主化進程不至於原地踏步。可惜之後的歷史我們都清楚,經濟和社會矛盾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政治分歧日漸演變成純粹的力量衝突,五年內先後引發雨傘運動、旺角騷亂和反修例示威。

回溯一個世紀的歷史節點,未必是要知興替那麼恢宏遠大,但將香港放為宏觀的路徑軌跡來看,我們才能把問題看得清楚透徹,想通香港應該發展的出路,不至於被一時三刻的環境弄得眼花撩亂。毋庸諱言,當下不少人認為風雨交加就是香港的寫照,灰沉茫茫是普遍的心境。但借用着同樣的隱喻,我們也不妨穿鑿附會地說,陰天雨天只是一時,藍天白雲才是盛夏之常態。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6月30日)抵港時所言,「歷經風雨後香港浴火重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前路縱有風浪,但只要我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下一個廿五年必然可以比過去的廿五年繁榮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