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政策花廿五年才走一小步
本屆政府任內社會福利政策取得一定成績,包括2018年始行高額「長生津」,到今年擴大「二元優惠計劃」適用年齡範圍與交通工具種類、月初通過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法案,而社會福利署也於日前公布今年9月開始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可是總體而言許多措施皆屬「錦上添花」而已,徹底性的改革依舊欠奉。
即將卸任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發表任內最後一篇網誌,形容應屆政府正式啟動「香港社會福利開支增幅的第三波」,因為本屆政府社福署開支高達57.2%、屬於「歷屆之冠」,而且主要增加的是社會保障開支。與此同時,他又認為不應該用「剩餘社會福利模式」的概念來理解本港社福制度,又指近年「生果金」、「長生津」等項目都不是此一模式。
現屆政府成績未宜誇大
需要指出的是,羅致光網誌引用的是今年社會福利署預算帳目,而非特區政府與其他公營機構合計用在整個社會福利範疇的實際開支。如果改看回歸以來歷年港府公共開支總額,同時不重複計算換屆年份的財政情況,可以發現首四屆政府的社會福利開支增幅為38.8%、5.4%、24.3%和48.5%,但今屆政府按2021/22年度修訂預算數字僅得47.8%,根本說不上是「歷屆之冠」。
至於羅致光試圖以自己經驗證明近30年學界已不使用「剩餘社會福利模式」概念評論香港政策,似乎亦跟事實相悖。去年出版的《亞洲福利國家系統融資》一書裏,前城大副教授陳國康便直接寫道「雖然自1970年代以來社會福利計劃有了頗大擴展,但近期政策變化卻可視作回歸剩餘主義和個人自理風險的證據」,可見羅致光說法反而更像是遷入官府後脫離學界的表現。
不過羅致光網誌倒有一點說得很正確,那就是香港的社會福利服務「仍只是在追落後,與社會需求仍有一大段的距離」。他與現屆政府任內是否真正做到其聲稱的建立基礎尚待觀察,但新一屆政府未來確實需要繼續努力改善社福政策、擴大當局負擔責任,不能再滿足於沿襲「剩餘社會福利模式」的政策措施。
回歸以來社福進展有限
回歸25年以來,香港貧富懸殊情況愈趨嚴重。2001年除稅及福利轉移前後的堅尼系數分別為0.525與0.470,2016年數字則為0.539與0.473,兩者都出現了明顯增幅;儘管2021年人口普查的最新數字尚未出台,但估計也會延續相同的上升趨勢。無論如何,既然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不減反增,那無疑顯示了政府在社福方面的功夫下得不夠。
最能夠體現社福政策進展不足的例子,要數全民退保爭議。回歸初年已有零星聲音嘗試爭取全民退保,其後隨着強積金負增長、人口老化加劇,相關訴求變得更為強烈。上屆政府為此進行公眾諮詢,普遍民意認同無審查的「不論貧富」方案,然而當局預設立場向「有經濟需要」方案傾斜,加上羅致光又一直推銷自購「年金」,使得官方全民退保至今始終無法成事。
再者正如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的,港府社福近年開支大增純屬「數字錯覺」,當中多數投放到「長生津」,輪候資助院舍等其他服務均無甚改善,甚至可能埋下日後財政隱憂。長遠來說,主事官員必須摒除昔日守舊因循之見,不能死守「量入為出」財政紀律,需要考慮大刀闊斧開徵新稅,藉以支持政府加強對市民的社會保障。
歸根究柢,包括社會福利在內任何政策,結果都應該以社會實際感受到的功效作為衡量指標,而非官員透過堆砌一堆數字或者個人理解自我滿足就行。特別假若政府消耗開支多了,社會大眾卻沒更多受惠,那肯定意味着過去做法存在流弊,應該盡快改弦易轍才對,而非只知道在有缺陷的舊基礎上原地踏步、小修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