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赤字竟變盈餘 開支不能吝嗇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三(2月23日)發表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將過去一個年度的預算修訂為189億元盈餘,並且估計到今年3月底財政儲備可以到達9467億元。他在去年的原先預算卻是會出現1,016億元的赤字,以及縮減至8011億元的財政儲備,相比之下兩者差額分別為1,205億元及1,456億元。

陳茂波在演辭裏解釋說財政收入預算會較原先高出15.5%,「主因是地價和利得稅的收入較預期分別多435億元和324億元」,另外同期政府開支也較原來預算低了4%,「主要是由於經營開支較預期低188億元」,所以分別需要將收入及開支數額調整為6,827億元及6,990億元,而在計入債券票據發行及償還款項後錄得盈餘。

「估錯數」非首次出現

其實同一財政年度新舊預算出現高額差距,對於現屆港府來說已非首次發生。陳茂波上任的2017/18年度,原先預算盈額是163億元,實際數字卻是1,490億;他前年原先預算赤字1,391億元,結果實際赤字卻是2325.41億。前兩次「估錯數」可以說是受其初來報到及疫情突發影響,然而今番再次高估赤字,他卻仍以本港作為開放形經濟體很受外來環境影響及衝擊一類理由開脫,表現實在有欠理想。

前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固然也有過在2010/11年度原先預算赤字與最後實際盈餘差上逾千億元的經驗,但陳茂波畢竟是會計師行業出身,嚴重「估錯數」的次數與程度竟然卻更高。在港府的量入為出財政原則下,「估錯數」會直接影響整體公共開支,亦即是影響政策制定,問題不能看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立法會直播截圖)

公共開支必須惠及人民

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肆虐影響,香港政府居然仍然能夠在此等艱難環境下錄得盈餘,放眼全球各個主要經濟體都難以找到幾個同類例子。譬如早前新加坡也公布了2021/22年度修訂預算,赤字幅度雖較原先估計收窄,但亦無法像香港這樣能轉虧為盈。不過這種「成績」換一角度來看,恐怕只是代表港府財金官員來到這種境地,行事態度依舊過度保守審慎。

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可以看到,2022/23年度的公共開支預算總額約為8,518億元,亦即低於兩年前的8,543億元實際開支。既然陳茂波在今年特別強調要「以民眾為發展的中心」,提出「經濟發展是為了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讓大家都可以分享到發展的成果」,按理就不應該做「守財奴」,大可放手提高公共開支務求普惠人民,像是設立全面退休保障、擴大公營房屋的保障範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