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能否幫助香港通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本地疫情回升下籌備通關,考驗新政府的智慧。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日前受訪時透露,新政府構思縮減酒店檢疫日數,行程要點對點等,原則是既要減少旅客方便又不提高內地構成額外風險。要兩者兼得,政府要維持人員密集檢測和監察行蹤能力。

各界也要求政府盡快通關,恢復營商旅遊。眼見鄰近國家地區已經陸續開放邊境後,旅遊和商業活動隨即復甦,香港自然也要謀定而後動。自從港府先後於4月1日和5月1日放寬本地和非本地人士從海外入境起,機場抵港人數已經上升。

只從機場入境數字而言,本地居民人數由4月初每天平均不到六百宗,升至現時每天平均逾二千人,而在非本地人士中內地訪客佔大多數,人數由5月1日的九人,升至過去一周每日平均過千。假設未來數月國際與內地航班恢復速度較與香港慢,相信當本地入境限制進一步放鬆會刺激入境客流。香港應該把握中轉站的優勢,推升客量,融通中外。

候任特首李家超表示正制訂策略重開香港邊境,與內地及世界通關,並考慮容許旅客居家檢疫及縮短酒店檢疫期。(資料圖片)

重掌中外客流轉運角色 更要助跨境司機脫困

當然,本地新冠疫情反彈,連續十天每天新感染人數破千,而且社區不時錄得感染新變種病毒的患者,社會不能忽視疫情對市民尤其是體弱者的威脅。再者,內地仍然嚴控疫情,也限制本地防疫措施放寬的程度。

猶記得在去年底第五波疫情之前,李家超於在任政務司司長期間,香港與內地通關在望,當時社會還流傳香港每日有一千名額,附以熔斷機制和港康碼,只是第五波疫情後所有商討也停下。李家超在近日訪問提出一些中間落墨方案,包括縮短入境者酒店檢疫期和容許家居檢疫,盧寵茂更具體提議縮減檢疫期至五天,旅客「點對點」完成行程,政府則提高處理核酸檢測的速度、數量及準確性,同時要統一香港和內地核酸檢測標準。

上述建議早由民間提出,政府有意採納並有望成為首個惠民政策值得肯定。再者,香港現存大量檢疫隔離設施,政府可以稍作改裝和提供接送交通,可以變成本地人閉環北上前的隔離設施,毋須只爭逐深圳的健康驛站。

除了旅客以外,跨境貨車司機工作也面對重重障礙,叫苦連天,特別是等候檢疫耗時,食宿排泄要車上解決,過關後要把貨車轉交內地司機等。大部分司機放棄工作,而物流成本飊升亦推高物價,無益於經濟。業界一直倡議容許司機「點對點」直接到貨場取貨回港,減低貨物成本和工作壓力,但仍未收到好消息。就此,港府在與粵方商討通關時,必須一併處理方便客流和貨流措施。

由皇崗口岸海關至接駁點1公里路程,人員會在車窗、車門貼上封條,不准下車及開窗。(梁偉權攝)

通關過程時刻應變 展示解難治理能力

要恢復民生活動但又不加劇疫情,是各地政府的難題。但難題總得要克服,即使內地也在國內層面探討防疫鬆綁,例如城市縮減常態化核酸檢測規模,探討只需檢測重點人群。下屆特區政府接下來的是訂立分階段通關的細節和時間表,特別是檢視核酸檢測安排。面對愈來愈多的邊境人流,旅客排隊檢測的時間愈長。香港要維持高檢疫要求,相信港府不會放棄到埗檢測,那就要安排更多檢測人員服務入境者。另外,香港亦要以澳門為鑑,在疫情擴散之際便迅速應對。不論是減航班還是增加檢疫期,首要保障在港人士健康和避免輸出個案到內地。

那邊廂,政府亦可以在通關方案中,對接種至少三針人士應有較寬鬆的對待,例如檢測次數較少,從而催谷疫苗接種,鞏固社會保護屏障。更重要的是,整個恢復通關過程應盡量在夏季開始推出,抑制社會長久的防疫疲勞,更是提振民心,展示解難和治理能力的例子。

港府在早幾個月的抗疫路多番失誤,百萬計人感染,醫護安老界別崩潰,及後請求中央支援得以穩定局面。如今香港的每日感染人數破千,雖然遠超內地,但病者亡者數字維持低水平,民生經濟穩定下來。在此基礎上,若香港與內地外地逐漸通關而疫情受控,那麼香港通關經驗可給內地大城市參考,也是延續香港作為國家制度改革先行先試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