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灶財墨寶重現 民間藝術要重視
「九龍皇帝」曾灶財在花墟公園港鐵天橋底的墨寶日前重現於世,不少市民關注報道甚至到場「打卡」,港鐵回應正式跟進及研究原地保留墨迹,負責文化藝術政策的民政事務局亦有類近答覆。民間藝術、社區藝術在本地愈受重視,但如何長足發展,端賴政府在政策和場地的支持。政府在發展M+等大型展館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散落各區各地的文化藝術和工作者。
曾灶財的墨寶已被公認為藝術品,其價值不只見於字迹成為商品更在拍賣行賣得高價,更連同曾灶財本人成為跨代香港人的集體記憶,是本地文化代表。本土文化浪潮興起後,連政府也改變對珍迹的態度,由全面掩蓋到盡量保留。去年開幕的西九M+博物館,館內打頭陣的是22件與他創作相關的藏品,館方更指早在展覽策劃之初已認定墨寶是「當然之選」。
不只博物館要大眾化 藝術亦然
適逢新任M+董事局新主席陳智思日前上場,在受訪時指出M+未來會考慮令博物館大眾化,希望教育社會認識不同的藝術。若按照他的想法,擺設曾灶財的書法是吸引一般市民前往博物館的上佳方法。
政府投入60億元興建M+,斥資12億元多購入館藏,旨在推進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藝術中心,為香港增加世界級旅遊點,培育新一代藝術家和藝術及博物館專業人員,相信官員和M+領導層會持續拓展場館活動,帶旺人流和收入。
但M+以外,還有大批藝術工作者,大量藝術活動,政府又有否提供足夠支援呢?這不是說政府要在M+和民間投放等額資源,但至少要令藝術更普及,在追求博物館大眾化之上,達致藝術大眾化。
莫忽略民間藝術和工作者
民間藝術近年漸受重視,有份帶起本土文化,例如街上多了商戶給藝術家在牆壁鐵閘繪畫塗鴉,不少社區團體成立,作品的主題和靈感扣連地區,藝術家舉辦地區工藝展、導賞團,為舊區注入藝術新氣象,亦藉作品呈現社會問題。社福團體伙拍藝術家拍攝露宿者生活和辦展覽,喚起各界要解決貧窮問題。
政府亦洞悉藝術的社區轉向,例如設立牛棚藝術村和油街實現,透過藝術發展局資助藝團活動,而半官方的市建局亦把古蹟改成藝術空間,又成立基金推廣藝術活動。然而,政府的藝術政策不無批評,例如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政府在2019/20財政年度對九大藝團的資助額比為數較多的中小型藝團和個人藝術工作者多約三倍,而且側重短期項目,不利後者成長。
宏觀來看,政府在上個財政年度57億元文化藝術撥款當中,資助藝術發展局,以及與文化相關的開支只佔當中一成,較文物、博物館及展覽範疇的22%少,對藝術工作者的支持總體不足。更糟的是,新冠疫情對行業更是雪上加箱,不少人要轉行謀生。
政府藉M+等大型項目引領本地藝術界向外發展,但不應忘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少藝術家在事業初期也是寂寂無名,在尋常地方埋首工作,而社區正是理想起步點。現時的民政局、康文署,以及下屆政府掌管文化政策的局署要增加撥款和提供地方,協助有特色的作品策展,積極培育在民間打拼的藝術工作者,使他們將來代表香港推廣藝術家。而對於被冷落的藝術作品以至古蹟和工藝,部門要與民間團體合作把之保育,承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