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金錢堆砌的藝術發展並不完善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區中收藏當代視覺文化展品的M+博物館將於下周五(12日)正式開幕,六個專題展覽合計將展出藏品約1,500件。打頭陣的展覽「香港:此地彼方」位於M+地下的展館,當中涵蓋了藝術、平面設計、建築及電影,以多個面向去闡述香港故事,而二樓的希克展廳則有「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覽,回顧了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其餘四個分別為:「物件 ‧ 空間 ‧ 互動」、「個體 ‧ 源流‧ 表現」、「博物館之夢」,以及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作品「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

M+單是建築物本身已耗資超過60億元公帑興建,又花了逾12億元公帑在購買館藏之上,社會過去對此也是不無微言,有意見認為其所費不菲,也有香港藝術家指其藏品未充分涵蓋本地文化圈,這些問題背後其實折射了M+乃至整個文化區的營運方針問題。

購入館藏資金運用過急

現時M+博物館藏有接近8,000件作品,當中最受爭議者肯定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通過「部分捐贈、部分收購」模式蒐集來自瑞士收藏家希克的1,510件藏品,當中有47件藝術品是收購得來,相關花費合計1.77億港元,其餘1,463件作品則是由希克博士成立的基金捐贈。希克藏品涵蓋了多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其內容有助展現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不過當中卻有包含祼露成份的大尺度作品,而且還有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政治爭議作品,故此未必適合放在公眾場合展出。

今年3月,有記者問及該館會否迴避收藏或展示反修例運動及艾未未等有政治爭議的作品,當時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曾表示沒有問題,但新上任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的馮程淑儀在本周一(1日)與傳媒茶敘時介紹西九發展時,就不願透露開幕時將展出的希克藏品內容。這某程度上顯示M+現時已經進入了一個購入容易展出難的窘局,一次過大手買入展品的做法容易造成資金運用不善。

文藝發展不能一蹴而就

其實要有效地營運一所博物館,一擲千金地購入大量展品絕對稱不上是理想的做法。以M+的主要參考對象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例,它就耗費了超過20年時間將最初的九件館藏擴展到現時超過200,000件藏品,內容包含繪畫、雕塑、攝影成本、印刷品、商業設計、電影、家具以至裝置藝術等,這樣才足以構成一所全方位的博物館。

既然政府銳意打造M+成為國際一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就更應該參考現存國際知名博物館的營運方針,慢慢累積來自不同作者和類別的館藏,並且積極配合藝術教育工作,而非純粹追求增加館藏規模,妄想透過大手購入展品就能成就其事,而事實上港府的這種問題也不只限於藝術發展方面,對於其他政策往往也是覺得單次大筆投資即可自動完成任務,此一心態實在不甚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