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訊應該整全、公開、透明
特區政府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建議,估算2019年至2048年間整體土地需求約為5,790至6,210公頃,但在減去已推展或處於較成熟規劃階段的供應選項之後,我們仍然需要面對2,580至3,000公頃的土地短缺。為了解決供應緊張和短缺嚴重的問題,社會必須更有效地利用現成土地,但想做到這點自然得有整全和公開的資訊作為基礎。
早在2019年,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願景便曾發表《土地行政新思維:全面提升地政系統》研究報告,批評本港地政資訊的透明度、公開性、可靠性與易達程度低,並且建議設立「一站式」電子化平台讓市民獲取土地數據,以及整理公開以閒置土地分佈、「補地價」計算方法等往非透明的資料,無奈這些意見至今似乎尚未獲得港府接納。
應當主動整理公開資訊
在整理地政資料的方面,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新界條例》下容許傳統宗族、家族採取「祖」或「堂」形式集體持有的私人土地。明明三年前「土地大辯論」期間已有意見反映可以放寬發展相關土地限制,到今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終於在《施政報告》「同意可考慮修訂《新界條例》……處理目前祖堂地難以發展的困局」,但至今政府好像還不能掌握具體統計數字。
及至今年7月,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答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依然稱「政府亦未有計劃就全港現有祖/堂土地的數目及面積展開統計」,到本星期三(10月20日)他又說「若祖堂從來沒有聯絡有關民政事務處,或不曾就司理委任、辭任或離世事宜通知民政事務處,政府便無法得知……其司理職位是否懸空,是否持有土地,以及持有土地的數目、面積和所在地等」。如果政府真的有意加快「祖堂地」的發展速度,就應該主動進一步做好相關統計整理。
善用科技實時更新圖則
另外一個相關例子是「新界土地特惠補償分區圖則」。政府引用法例收回私人土地須先按既定特惠補償率提出要約,具體價格按照土地與現有新市鎮或新發展區的距離分成四個等級,而不滿金額的業權人可自行估價以向當局另作申索。過去地政總署每一年均會編制和公開上述圖則協助進行相關工作,但從今年起卻在沒有諮詢的情況下突然停止相關安排。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近日解釋稱「有關圖則並沒有前瞻作用」,亦即難以即時顯示收地時鄰近區域的發展規劃情況,故此決定不再編制和公開該圖則,交由公眾自行查閱補償機制定義作出判斷。然而視覺分區肯定要比文字說明更加容易讓人理解,何況現時科技完全足以支持當局網上公開快速更新相關圖則。
當然,港府近年在公開土地資料上也非一事無成,譬如地政總署在2018年推出的「香港地理數據站」與今年初透過「香港地圖服務」免費公開發放大量數碼地圖產品,這些都屬於十分值得讚賞的舉措,但是發表資訊的種類與方式無疑還有改善空間,特別在「祖堂地」統計等需要與其他部門協作的問題上,當局恐怕仍得繼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