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道路收費又走數 政府缺乏決心與遠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周三(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繼放棄制訂幼師薪級表、不修訂《防止賄賂條例》後,近期亦一改中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立場,由過往的「考慮適時推出」,改成「考慮計劃的未來路向」。
政府自1983年起研究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經歷四次研究和諮詢,前三次也沒有成事,加上沒有其他措施控制私家車數目增長和流量,導致鬧市車速日慢,浪費大眾出行時間之餘更加劇路邊空氣污染。
四次諮詢均成泡影
最近一次源於交通諮詢委員會在2014年提交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列出電子道路收費是解決方案之一。到了2017年,本屆政府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盡快籌備在中環及其鄰近地區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其後運輸署於2019年初步擬定收費範圍,並以周界為本、按次收費。政府曾估算措施能減少中區核心商業區交通流量約15%,繁忙時段主要道路車輛平均時速可望提高三至五公里。到了去年10月,又有消息指政府擬定先導計劃於平日朝八晚八收費,其中私家車費用比的士高,同時也會增加公眾泊車位補償,但因應疫情而延遲實施時間。
不過去年11月上份《施政報告》發表的時候,社會卻只見到《附篇》提到成立專家小組一事,而當局日前取態似乎更是對計劃愈趨猶疑,例如在6月運房局指「運輸署會顧及香港的最新社會和經濟情況,在疫情受控、社會全面回復正常時,考慮適時推出先導計劃」,署方上月回覆傳媒相關查詢更稱仍要「繼續制訂先導計劃的具體建議」和在監察交通、經濟狀况後才「考慮計劃的未來路向」,目前則正跟進國際專家小組的意見及建議。這意味着現時先導計劃去年訂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可能也已一併消失,回到國際個案探討階段。
過去一年多的新冠病毒疫情確實不利計劃推行,但政府既然有信心經濟復甦,就不應因為一時市道變差而放慢實施進度。事實上在2019年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司機已經不用擔心途經中環也要付費,可謂掃除了落實計劃的一大障礙,因此剩下來的工作只餘下加強遊說居民、車主和企業,以及架設系統和在車輛安裝感應裝置。
民生改革不能再拖
回顧本屆政府近年施政,政制改革速度迅雷不及掩耳,更可以一年內完成選舉制度修改,反觀民生改革卻是慢如牛步,今年港人好不容易見證兩項拖拉已久的民生政策和工程落實,分別是拉鋸16年的垃圾徵費法案,以及建造23年的旺角道行人天橋,時間之長實在貽笑大方。更糟的是,政府接受用十年的時間劃一公眾假期,繼續拖延到明年才處理取消強積金「對沖」,電子道路收費只是這張清單上的另一例子而已。
香港固然需要急切平伏政亂,但是改善日常生活同樣重要。近年不少城市排名報告也突顯交通擠塞是拖累城市競爭力的因素,因此不論從達致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抑或改善營商的角度看,政府也要堅持推進電子道路收費,特別是在完善公共交通此一課題之上,官員長遠其實還要重訂城市規劃,分散核心商業區和結束居職分離現象,藉此減少私家車用量和流量,這樣問題才會有一勞永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