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道觀塘交通 不能只靠巴士專線
二次創作歌曲《哪裏只塞駿業里》近日在網上廣傳,進出觀塘的打工仔必定對歌詞描繪的景象有所共鳴。九巴為應對該區違泊的交通阻塞,已增設乘客專線,方便乘客舉報違泊,並建議運輸署能增設繁忙時間的巴士專線,以縮短行車時間。但觀塘作為本港商業活動的重鎮之一,其城市設計已跟不上發展步伐,即使警方介入並票控違泊,長遠亦難以紓緩經濟活動和人口增長帶來的交通壓力。故政府規劃社區時除了要注意人口承載力,未來亦要逐步將經濟活動誘導至新界新發展區。
「插入去便困在駿業里,齊齊塞齊停死;轉入偉業發現無訂企,成條街逼死」可謂觀塘上班族的日常寫照。觀塘的交通阻塞不但令遊人寸步難行,悶吸廢氣,連帶巴士公司亦深受其害。據九巴今年7月至8月的統計,觀塘開源道和九龍灣偉業街乃是阻塞黑點,前者的三線行車設計更因私家車及的士停泊,在繁忙時間變成單線行車,以致有巴士曾多虛耗90分鐘才能走完原本只須5分鐘的路程。
有見及此,九巴近日在多個鄰近違泊黑點的巴士站張貼告示,並將乘客舉報違例泊車轉交警方跟進。撇除執法行動,九巴亦向運輸署建議增設繁忙時間的巴士專線、路線改動,以及遷移的士站來解決問題,惟抱怨署方沒有積極跟進。而運輸署則強調上述措施要考慮到路面實際情況,並會積極研究重組巴士站的可行性。儘管上述措施短期內或可紓緩區內交通壓力,但隨着政府積極將九龍東發展成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當區居民、就業人口和經濟活動亦會隨之增加,長遠反增道路系統的壓力。
觀塘負荷早已原規劃
九龍東交通擠塞情況已非地區事務,更曾見於立法會的討論中,但政府對問題仍未見有通盤考慮。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月初曾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提問,政府是否已放棄興建高架單軌鐵路,以及「多元組合模式環接系統」的推展時間表。黃偉綸表示,當局放棄高架單軌鐵路的原因是因「技術上會極度受制於毗鄰的稠密發展,兼且成本高昂」,故當局會研究在區內如何完善的道路和鐵路基建設施,輔以推展「多元組合」系統。
「多元組合」雖然符合環保趨勢,但未必起到疏道交通之效。當局所指的「多元組合」包括發展自動行人道網絡串連啟德前跑道區、九龍灣行動區和觀塘行動區、建造高架園景平台連接港鐵觀塘站、設置水上的士站等,這些倡議縱然可以增加行人在區內的便捷度,但對疏道跨區交通卻用處不大。反而,政府在摒棄高架單軌鐵路後,亦應考慮研究發展BRT(Bus Rapid Transit)系統,並在區內設立巴士專道,縮減公交的行車時間。畢竟快速公交系統不但成本上應較高架單軌鐵路便宜,而讓公交乘客優先使用道路亦符合使用公義原則。
不過,政府除了要藉着觀塘大型重建項目的契機,重新規劃道路設計,長遠更要平衡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承載力,這才能將道路壓力平均分流至各區。目前觀塘區人口已迫近70萬,約佔全港人口一成,而2011年提出「起動九龍東」後,不少舊式工廈轉型為商貿區後,亦帶來龐大人流,使至該區假日亦水泄不通。儘管觀塘的地理位置優越,甚具潛力發展成核心商業區,但畢竟在有限的土地上,人口和經濟活動皆有其發展上限,一旦超越當區承載力,環境污染、交通阻塞亦會反過來成為經濟學所指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
因此政府要借鏡觀塘的發展困境,以免在深水埗、元朗等舊區重建時重蹈覆轍,長遠更要扭轉不均衡的城市發展格局,逐步將經濟活動引導至新界。這不但可疏道港九交通阻塞,亦可一舉善用新發展區的潛力,以免「新界牛」再耗費長時間在通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