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券之亂揭示官員不夠接地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在周三(1日)向以書面登記電子消費券計劃的市民發放首期2,000元消費券,但不少長者和少數族裔投訴未能如期領款。政府即日決定當事人可以在本月15日或之前重新登記。此等混亂反映官員在落實行政措施仍然忽略不同群體難處,尤其是數碼鴻溝。

大批長者到派發消費券當天才知道申請無效,直接到消費券秘書處追問,周四(2日)一度有約500人輪候。有些人是因為登記資料有誤或漏填,或者不懂如何在收到短訊後上載身份證圖像作核證,以為只要填妥申請便行,秘書處因此認為他們未完成申請而不批款。另有區議員懷疑有申請人的文件遺失,以及有少數族裔因未能閱讀中英文,不知道短訊內容是要求他們補交資料。

9月2日,大批長者上午到太子始創中心的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排隊,辦理登記消費券手續。(廖雁雄攝)

書面申請不等於便民

在推銷消費券計劃之時,政府強調電子申請便捷,又已特設書面途徑以照顧不諳互聯網的人士,做好配套。原以為政府已經吸收2018年派錢4,000元卻要填報多項資料的教訓,今次派消費券可以順利,但最後仍然「甩轆」。猶記得在開放申請之初,長者和視障人士抱怨難以驗證,當時有視障組織估計網頁測試沒有找他們實測。今次長者和少數族裔遇麻煩,是否也是沒有了解他們需要之過?

措施失誤絕對不止在電子消費券,去年抗疫期間政府無視基層、戶外工作僱員只求有瓦遮頭午膳的需要,盲目推出禁堂食令,時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更鼓勵他們回寫字樓、郊野公園吃飯,反映高官離地萬丈,甚至連一般生活常識也欠奉。

推新措施要顧及市民需要

涉及民生的措施,政府理應徵集不同群體的意見,確保可以配合不同市民的需要。在資訊科技範疇,官員尤其要留意數碼鴻溝。長者使用互聯網的比例其他群組低,統計處調查更指只有36%長者曾為個人事務使用網上政府服務,比35至44歲組別低逾一半,今次事件更反映部分市民連消化短訊內容也有困難。若然政府及早聆聽他們意見,就可以早作準備,例如改為向他們書面回覆通知結果。除了長者之外,各類身體障礙者和少數族裔遇到的難處也要盡量克服。儘管措施在參考了持分者的意見最後仍會出意外,但政府至少已盡了力,容易得到社會諒解。

+7

電子消費券是財政司司長主導,由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架設電腦系統。在聽取民間意見上,兩個部門可以向康文署請教。康文署在屯門公園興建共融遊樂場,由設計到使用均邀請兒童就設施和功能給意見,務求照顧不同身體能力的兒童,深受兒童家長讚賞,洗脫地區工程淪為「小白象」的污點。

在電子消費券推出時,不少長者已反建議直接派現金,但電子支付已是大勢所趨,政府更需要的是讓他們跟上社會步伐,而非任由他們落後於社會發展。因此,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並非問題,惟在落實措施時更要替市民着想,包括妥善處理每宗未能如期領取款項的個案。日後再有新措施要執行前,官員要主動接觸並因應各群體意見改善,確保執行後運作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