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能為香港帶來信心還是移民潮?
加拿大今年初推出港人「開放式」工作簽證計劃後,移民部長曼迪仙盧(Marco Mendicino)周二(8日)宣布為在當地工作或畢業的港人再提供兩個取得永久居留權的新途徑。
適逢2019年6月9日的百萬人示威兩周年,香港這一波的移民潮應該讓官員思考,如何能夠穩住民心,令香港成為吸引人留下來的城市。
不只加拿大,英國在今年年初也開放受理方便香港人移民的BNO簽證。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淨移出人數破紀錄達3.98萬。這些數字可解釋為包括了工作、讀書的流動等,但從今年1月31日起放寬BNO持有人移民限制至3月31日,英國內政部已收到3.43萬宗申請。加拿大2月8日開放的港人簽證計劃截至5月中旬也收到近6千宗申請。
因此無論如何,香港的確出現了又一次的移民潮。
社會撕裂——移民潮的藥引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底回應外媒時指,看不到會有大量港人移民,更稱移民為「個人選擇」,「不是行政長官該負責的問題。」定居何處的選擇縱然是「個人的選擇」,但香港是否能吸引人留下,也是政府政績的側面反映。試想,香港政府若是施政得宜,讓香港成為一個宜居之地,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背井離鄉,流離他方呢?
這次移民潮的背景無疑與政治環境有關。兩年前的6月9日,百萬香港人上街示威,便是帶著反修例的政治訴求。然而兩年過去,政府在修補社會撕裂方面未見成績。因中央政府的出手及新冠疫情,政治憤怒或許表面上沉寂,但卻可能轉化成為一股更深層的壓抑,從未被疏導和癒合。香港社會因著未被解決的矛盾,在疫苗、防疫等各項社會民生問題上也陷入不必要的爭議。特首作為這個城市的領袖,必須正視移民潮底下的社會撕裂和化解矛盾,實踐好「一國兩制」。
「個人選擇」反映的政府失治
但另一方面,在政治衝突的導火線之外,市民對經濟民生的憤怒更是移民潮的一大助力。在近年的研究中,香港的宜居指數和吸引度直線下降。2020年中大研究結果顯示,市民對香港「宜居」的評分較2019年9月顯著下降,也是自2017年始創該評分以來的低谷。這並不能完全歸結於2019年以後爆發的社會運動的問題,因為國際人力資源諮詢公司 ECA International 2018年的研究報告已指出,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排名的跌幅名列全球三甲,是亞洲區內最大。而這一調查發生在社會運動之前,評估因素也包括自然氣候、住房和公用事業、社交網絡和休閒設施、基礎設施、人身安全等。前中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在2019年初推出的著作以「失治之城」為名,又豈是偶然?
可是林鄭在面對人口外流趨勢上升時,卻說「香港生活環境不差,前景亦很好,最大的社會問題是房屋」,此番不解民憂的離地言論,反映政府沒有意識到管治不足帶來的不宜居問題。在她自己都承認嚴峻的房屋議題上,近兩年內也未有改善,疫情之下樓價不跌反升,政府擱置取消空置稅方案,為樓市推波助瀾。本應是幫助市民置業的白居二市場,居然四年錄得約37%升幅,升幅更甚私人樓,更反映政府房屋政策的不足。
從另一方面來說,「人」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各政府對港人推出的移居便利計劃既有政治時機性,但也是對自我人力的補充,而香港人口外流的增加也反映政府將在社會競爭中失去最寶貴的人口資源。惟林鄭月娥月初在立法會回覆人口質詢時,強調「吸引多些年輕人士來香港」是人口問題的重點政策。當香港因自身社會問題未能解決,不能減少本地人口外移時,試問又如何吸引外來人口,留下他們在此地生根發芽,貢獻社會?
面對香港人口外流趨勢的上升,政府必須認識到這種「個人選擇」背後是對政府管治信心的用腳投票。如果說「去者不可追」,那麼如何讓「來者猶可待」,從經濟民生到政治信心重建香港,讓剩下的香港人對香港重拾信心,是林鄭以及下屆政府必須正面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