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委員會引入海外受訓醫生 緩解人手短缺值得支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衛生署署長陳漢儀及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關如璧周二(18日)下午介紹《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在原有的資格考試和有限度註冊兩個途徑之外,新增一條免試回港執業的非本地醫生引入途徑。
草案將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負責挑選100間認可大學給予免試資格,且有關名單每三年檢討一次。委員會成員由衞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醫委會主席、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港大和中大醫學院院長、不多於三名由行政長官委任的醫委會委員,以及不多於一名由行政長官委任的其他人士組成,並由其中一名由特首委任的人擔任委員會主席,可於會上投下決定票。
須針對醫管局人手不足情況
申請人除了要來自認可名單的大學,同時也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已在當地獲取醫生註冊資格或專科醫生資格。而新方案申請人也必須在取得專科資格後於有關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年,才可取得正式註冊在港執業。
香港公營醫院醫生短缺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培訓本地醫生又需時較長,引進海外受訓醫生此「遠水」料可救「近火」。然而,雖然草案要求申請人必須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年,但正如此前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醫生指出,在目前在港的海外醫生,八成人受聘於兩間大學醫學院,根本無力紓緩公立醫院醫生緊張的現實。因此,政府可以考慮將草案中的公營醫療機構範圍縮窄到公營醫院,或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公營醫院人手短缺的問題。
政府與市民需互相理解
另外,由於新方案免試引入,因此100間面試認可大學的挑選變成了引入醫生素質把關的重中之重。特別註冊委員會組成會否過於類近醫委會架構,或者名單制定會看哪些準則等,醫學界以至社會或許也有疑問。
一方面,市民不能讓政治先行於民生需要,對外地受訓的醫科畢業生抱有偏見。引進海外醫生確是香港目前所需,市民在質疑的時候也應進一步思考質疑的是引進準則未能完善還是引進本身。如果只是在質疑引進準則,則應提出更多建設性的意見。
另一方面,政府和特別註冊委員會也可盡可能地採用可公開衡量的準則。雖然如陳肇始所言,綜合考量中難以避免語言文化契合度等難以客觀衡量的維度,但相對於可以量化的國際排名、學術指標等,這類較為主觀的挑選因素佔比上限應為多少?除了大學排名,此前不同地區醫生參加香港資格考試時的表現數據,能否作為前期挑選大學的參考?雖然挑選豁免醫學院難免涉及主觀和較專業的因素考量,但只有規則盡可能地公開可衡量,且政府耐心地向公眾做好準則解析,社會應放心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