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足絕非只因海外醫生外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周日(16日)在網誌撰文,指出海外醫生近年大幅減少,是本港醫生人數短缺的主因之一。然而陳肇始只是點出了部分事實,無視港府回歸後為顧及成本考量,先後縮減醫科生名額,以及推出「肥雞餐」利誘資深醫生提早退休,才會造成當下本港醫生不足局面。

陳肇始在題為《紓緩醫生人手不足刻不容緩》的網誌指出,本港人均醫生比例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但隨着人口老化,公型醫療系統未來勢必承受更大壓力,故政府須從新途徑引入海外培訓的醫生。她繼而指出醫生人手短缺的主因之一,是非本地培訓醫生近年大幅減少,並引用數據指出,2011至2020年僅有39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遠較1991-2000年間的2,224名的數字為低。

港府才是醫生不足的禍首

本港醫生不足雖是不爭之事,但成因絕非只有非本地培訓醫生外流。回歸以後,特區政府不但沒有正視醫生不足問題,反而更指醫生有供過於求的情況,故在資源所限下醫管局不能吸納所有醫科畢業生。當局繼而在2001至2002學年起開始削減醫科生學額,即使當局於2008至09學年如夢初醒,回頭增加兩所醫學院的學額,但數年來的供應斷層實在難以追上需求增幅。

削減醫科生學額並非陳肇始唯一忽略的因素。當年醫管局聲稱醫生人手足夠的時候適逢亞洲金融危機,於是政府為減省經常性開支,先在2000年關閉護士學校,後又在2002年推出「肥雞餐」送走逾兩千名資深員工,導致不少醫療人才流向私營體系或提早退休。直到後來「沙士」爆發令到公共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削減人手的後遺症漸現,政府才擱置自願提早退休計劃。

海外醫生屬輔助性質

與此相對的是,非本地醫生在港註冊人數的減少雖然一定有對醫生整體供應產生影響,但當局絕不能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他們。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不單只看薪酬待遇,還有工作壓力、語言不通和文化差異等因素,皆會使其選擇避免來港。況且海外醫生佔全港醫生總數的比例畢竟不算太多,其功能主要仍為補足本地培訓醫生的數目不足,故陳肇始的寫法恰恰就是將兩者的主次關係倒轉,以遮掩歷任政府任由問題發酵的懶政。

本港醫生不足存在多重成因,解決方法亦要多管齊下。目前本港每千名人口僅得2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和澳洲等國由2.5名至3.8名的水平。根據食衞局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十年後醫生數目的缺口至少多達1,600名,故在人口老化的迫切性下,港府除了要借引入海外醫生來解決燃眉之急外,更一定要逐步增加醫科生的學額才行,而在這個過程中當局既要安撫業界情緒,也要確保來港醫生的資歷水平跟現行要求相符,以免拖低整體醫療服務質素,這樣才有望趕及在人口老化步入高峰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