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名將車菊紅逝世 香港運動培訓進步了多少?
周二(11日)政府宣布購入東京奧運會轉播權的同日,香港體壇亦傳來了壞消息:保齡球名將車菊紅在前一天離世,終年69歲。
早在1978年第八屆曼谷亞運會首次將保齡球列入亞運項目時,車菊紅已代表香港贏得女子單打及女子三人賽的兩面銅牌。直至1986年,她更在漢城亞運會的女子單打項目上為香港贏得首面亞運金牌。
車菊紅在退役之後依然心繫體壇發展,對本港體育發展提出不少建議。當又一批香港健兒即將赴日參加奧運會,政府可以如何促進體壇發展,仍無疑值得我們反思。
「全職運動員退役後沒出路」
車菊紅曾多次狠批本港體育發展政策,例如2002年間,保齡球總會被指每年花費三十多萬到疑與時任主席有關的保齡球場練波,她狠批當時康體局監管不力。及至2010年間,香港政府一度提出申辦2023年亞運,車菊紅積極反對:「如果有400億元,或許搞其他事情會更好」。她認為政府可以從基層入手,教育市民熱愛體育,增建場館給市民享用,提升體育設施的管理。不論應否申辦體育盛事,但在社區增建運動場館的建議,在十多年後依然值得政府聆聽。
在培育全職運動員方面,香港的進步空間更是不少。傳統的學校未必重視體育教育,成為運動員的志願亦可能不被上一代的家長接受。就算曾獲殊榮,運動員也要面對日常生計的問題。例如車菊紅便曾感慨「有段時間每月有大概五千元資助,但過了不久又終止了。」她又曾說道:「做全職運動員退役之後根本沒有出路,如何生活下去?如果要我從工作和運動二揀一,我會放棄運動。」
車菊紅生前曾經向媒體憶述過她的一段無名時光——1975年的英國世界盃賽,她自費出戰,坦言那個年頭「錢比資歷重要」。直到1978年,車菊紅第一次參加亞運,當時雖肩負港隊之名,但也只是拉雜成軍,他們同樣自費參賽,自費買球鞋、護腕,以至全套裝備。直到得獎之後她才有了政府資助,首次有正規教練,可以到體育學院鍛練體能。
先獲獎後資助
多年之後,香港政府對運動員的金額資助的確有了進步。政府從2008/2009年度起開始以「精英訓練資助」及「體育訓練資助」取代以往對體院精英運動員的生活津貼及體育資助基金的撥款,分別為367名運動員提供2,874萬港元,以及為109名運動員提供425萬港元資助。根據2021年的《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若以車菊紅勇奪亞運冠軍的佳績而論,她應能列入「精英甲」的級別,可取得標準至額外水平的每月$32,730至$38,540元的資助。相比起過去的菁英運動員處境,現在或許算是不錯。
但是就算運動員在亞運會中取得絕不失禮的第4-8名及前二分之一名次的成績,一個全職「精英丙」級運動員每月仍只能夠得到$11,520的標準資助,數字遠比香港入息中位數的1.9萬元為低。
先資助後獲獎?
另外,我們不能忽視,本港曾經在奧運、亞運等大型項目取得前列位置運動員根本寥寥可數。若從人才培訓的角度出發,真正關鍵的其實不是他們在成名之後得到甚麼,而是他們在一戰成名之前,政府真的可以支持香港運動員堅持不放棄嗎?「先獲獎後資助」的錦上添花式援助,相信也值得檢討。
東京奧運舉辦在即,本地體育發展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政府購得奧運轉播權,只是推廣本地體育發展的開端,再接下來政府應東京奧運下的社會氛圍把握機會,真正從運動員資助、體育場地提供等方面讓為本港營造適合體育發展的土壤。在體育政策上至少應向有潛質並願意全職投入體育生涯的運動員,給予他們合理的生活水平。今天未能代表香港出戰奧運,未能奪得獎牌的運動員並不代表不值得政府資助,而是政府在對他們給予足夠支援,讓有潛質的運動員可以全心投入訓練後,運動員才有更大機會在日後為香港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