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引入海外醫生 更要改革醫療分流
特首林鄭月娥周一(3日)在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表示,將在本月稍後將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方便引入海外醫生來港。香港公營醫療供應日益緊張,不僅專科輪候愈排愈長,今年3月更有病人在等候入院期間離世。因此,此次林鄭有決心引入海外醫生,增加醫生供應,值得業界以至社會肯定。只是香港醫療體系瀕臨爆煲並不只在於公營醫生的不足,政府解決醫療問題更要摸清問題的命門。
社會在過去一直有聲音質疑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後醫術保證問題,甚至有反對者擔心因為風俗不同、語言不通等,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這些技術上的問題不僅容易解決,而且公營醫療系統長期醫生不足,更會引發醫生士氣低、流失率高、市民無法及時就醫等問題。因此面對政府引入海外醫生的提案,業界應擯棄掉保護主義,抓住香港社會更急迫的問題,以建設性的心態討論引入海外醫生的執行門檻、程序,以及是否要規定海外醫生必須於公營系統服務一定的年限等議題。
既患貧更患不均
如同此次決定引入海外醫生,增加供應一直是政府解決香港現有醫療問題的主要方向。在過去兩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不僅撥款1.8億用於增加本地兩間醫學院的培訓名額,又為兩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預留約5,000億元。
然而公營醫療供不應求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需求多,更是整體需求的過度中求不平衡。根據最新(2018年)醫療人力的統計,香港有49.4%的醫生於私營醫療機構工作,有46.8%的醫生於醫管局和政府工作。與之對應的是公立醫院要處理八成左右的住院需求。然而如果單從增加供應入手,要想將資源人手增長到能應付這八成的需求,所需時間和資源將龐大到不可想像。更何況現下的香港醫療已面臨融資問題,單純靠增加供應顯然不現實。
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斥資
因此,面對香港公營醫療供不應求的問題,不僅要增加公營,更要從需求分流層面入手,才能更有效率。需求分流的方向有二,一則可以引去私營機構。目前公私營醫療使用不平衡的問題在於兩者收費懸殊,不少市民寧願慢慢輪後公營醫院的名額,也不願花費數倍前往私營機構。因此政府本可以用醫療保障、公私合作等方法將不少使用者分流到私營醫療體系。分流的第二個方向即將需求引向基層醫療治未病,減少市民需要去到醫院的可能性。一個本地智庫的研究報告曾指出,加強社區護理則可減少現時約一半入住公立醫院的個案,同時每投資1港元於社康護理,即可減省8.4元急症護理開支。除了開支上的節省,人力上基層醫療需要更多的護理師、藥劑師等醫護人員,對醫生的依賴相對較低,也能更容易地解決人力配置的問題。
然而,政府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卻欠缺魄力。自願醫保計劃愈縮愈小,最終版本沒有了高風險池和必定承保的安排,再次成為肥上瘦下的利商工程。至於公私營合作上,由於轉介系統的繁瑣未完善,以及政府監管的不足,不少在興建初期與政府由約定要承擔一定數量公營醫院轉介病列的私家醫院,幾乎都沒有完成當初的承諾,讓個案仍然堆積在公立醫院的輪候簿中。又比如在基層醫療的發展上,政府推出的長者醫療券金額和資格不斷放寬,但由同樣由於規管和解說教育工作沒有到位,讓這一計劃淪為眼鏡配置、海味購買的資助。
過往,政府更傾向於用錢增加供應的方法解決醫療問題,雖然也嘗試過推出自願醫保、公私合營等問題,但一則因為不敢觸動商界利益,二則缺乏對計劃的具體監管,最終沒能做到平衡供求,化解醫療系統的危機。如今林鄭月娥在爭議中提出引入海外醫生,也不僅僅依靠錢去解決問題,可以說是一種施政思維的進步。政府官員應藉著這樣的新氣象,去思考公帑要如何用,如何確保運用到位,才能讓管治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