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再現升浪 社會代價不菲
差估署周三(28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8.3點,按月上升0.8%,連升三個月,創2019年7月後的新高水平。更有市場人士估計,本港樓價最快於下季破頂。
按實用面積的大小劃分,五類單位按月升幅為:
1,722平方呎或以上單位:3.62%
1,076至1,721平方呎單位:0.12%
753至1,075平方呎單位:1.16%
430至752平方呎單位:0.87%
429平方呎以下單位:0.96%
五類單位本年度首季累升1.28%至6.76%不等。
市場預計,本港疫情最壞情況已過,隨着愈來愈多人接種疫苗,樓市將繼續升溫。若然與內地通關,更有內地資金流入本港豪宅市場。
成本高企 生活妥協
樓價再現升浪,一些人認為是好消息,反映經濟暢旺,早前積壓的購買力得以釋放云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居住乃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樓價高位再升其實代表市民的生活成本增加。
舉例而言,於周六(5月1日)開售的新盤黃竹坑站上蓋項目,首輪250伙便戶戶逾千萬元,平均呎價近3萬元。當然,黃竹坑站上蓋是比較昂貴的項目,一些樓盤價錢較之便宜。但所謂「便宜」,最少也要幾百萬元。對於有意考慮成家立室的市民而言,25歲至34歲年齡組別的月入中位數只是2萬元,即使一對配偶的收入加起來,要在香港供樓也非常吃力。
若然財政鬆動,相信市民也希望花錢在其他生活方面,例如消遣。但現實是很多人既有住屋需求,又擔心樓價繼續上升,因此只好左支右絀,將大部份收入及積蓄投放在首期或供樓方面,壓力苦不堪言,其他生活方面也要大為妥協。
主導規劃 增加供應
因此,樓價持續不健康地高企,其實並不是好消息,而是壞現象。政府要明白數字背後市民的代價又多大,並透過主導房屋供應,大量增加可負擔住屋數量,並以空置稅、印花稅等方法壓抑樓價升幅。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是市民不用再被逼參與扭曲的樓市遊戲,而是可以自由地選擇在哪區置業,並且享有較大比例的可支配收入。
政治爭議正被壓下去,新冠疫情亦有天總會過去,但市民的生活何時才能看見曙光?這是為官者必須現在就回答的問題。